大医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18|回复: 0

光明心老师2013年2月武义静园山庄禅七讲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8 1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2月武义静园山庄禅七讲录(六之一)   Post By:2013-4-19 15:35:23 [只看该作者]

2013年2月19日(第四天)



禅宗虽然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是,禅宗的典籍也是汗牛充栋的。“不立文字”,是指不依赖文字,不要仅仅执着在文字的思辨上,而是要从心性上加以求证,并非要废除经典、文字。况且,过去的哪一位禅宗大师不是教理圆融,学识满腹呢?“由来圣贤皆力学,未有神仙不读书。”哪有不读书的圣贤或者大师呢?

尤其对于现代人,传统文化断代的今天,学哪一门大学问都难遇明师,如果不依教理或典籍的指导而盲修瞎炼,误入歧途,那一定是必然的。

但是,现代人学佛学道,从理入者,也就是说从读书明理入道的,都存在一个流弊,那就是大都依今人“师心自用”的论述,抱着今人的一些著作当权威,当指南,而不去研究源头性的典籍,不仅学习佛法如此,学儒、学道都是如此,最后就出现了现在的一个怪现象:学佛的不研读佛经,学儒的不研读四书五经,学道的不研读老、庄,学禅的不研读禅宗典籍,学经营的不研读古代的谋略学,却去学西方的什么管理学……所以,真正的传统文化在一代一代衰落,而牛头马面的文化却显得很兴盛,最终也得不到真正的受益。古人对此也有过这样的告诫:“莫师今人师古人,此事切忌扯葛藤”,“书非秦汉不可读”。

我们学禅,除了坐禅实践外,还是要多读读禅宗典籍,尤其是六祖以前的大师学禅悟道的经历,边读边在身心上体会,把自己放在那样一个场景中去体会。我有一点体会:越是接近源头的典籍,越是纯正,越是直接,也越是直白,反而不像后世诘奥难懂,故作玄妙。

我们今天讲一个禅宗的公案,是禅宗门下,中国第一个开悟的人——神光和尚悟道的经历,他的师父就是把禅宗带到中国来的达摩大师。历史上把达摩称为中国禅宗的初祖,神光,后被达摩赐法号为慧可则为中国禅宗的二祖。

禅宗的传承,从佛陀“拈花微笑”开始传摩诃迦叶为印度禅宗第一祖,到达摩己是二十八代。法久必衰,达摩的师父般若多罗尊者看到禅宗在印度已经日益式微,而观“中土震旦有大乘气象”,所以,嘱咐达摩把佛的心地法门传到中国来。

达摩到中国来的时候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时期,昨天我们讲过达摩与梁武帝的相遇因缘。可惜,他们相谈不契,于是,达摩一苇渡江,北上北魏的都城洛阳,后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当时的人觉得达摩高深莫测,称之为“壁观婆罗门”,而且有人问他,你坐在这里干什么?他说,我在等一个人,等一个不自欺的人。他在等一个不愿活在自欺中的人。

这句话相当严重,因为,在中国正统的儒释道的形而上文化看来,我们如果没有真正了解生命的真相,不了解“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人,都算是活得很糊涂,都算是自欺的人。所以,天下人大都生活在自欺、欺人、被人欺的境界中。一个不愿不愿活在自欺中的人,一个想探究“我是谁?”的人,那真是出格的人才。

他终于等来了一个人——神光。

在此之前,神光跟随一位叫宝静的师父学佛,在香山打坐八年。史料上记载

“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

从这一段记载,我们至少可以看到,神光当时儒、道二家的学养相当深厚,定力的功夫也相当了不起,但仍然觉得心中隐隐有未了决的事情在,也就是所谓的心不安,所以希望向达摩求得最后的安心法要。由此可见,神光真是一个不愿自欺的人。

接下来,就此引出了一段禅宗历史上的求法佳话“立雪断臂”的故事。史料上这样记载:

“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祖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磊。’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祖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祖前。”

开始,达摩并没有马上传法给他,而是需要考验一下他真正的道心,所以,“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哇,那样一副爱搭不理,漠然冷淡的样子,要是搁在现在,学生早翻脸了,“哼,有什么了不起,外面传道的大师多得去了,我出高价钱,还怕别人不卖给我?”然后拂袖而去。(众笑)你们会不会是这样?呵呵呵,我遇到那样的情况,肯定这样了。

当然,现在的老师不会像达摩那样不懂事啦,因为现在的老师没有道,得靠学生吃饭,就像我恭敬、殷情地对待你们一样。传统的“师道尊严”完全没有了,老师没有道,还有什么尊严呢?吃饭事大啊!呵呵呵。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哪有真心求道的呢,都只是想猎奇,增加一点知见,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把身体搞好了点,能在江湖上多混几年。所以说啊,世间的虚荣心,功利心放不下,还学什么道呢?

最后,神光为表达自己求法的决心,毅然用戒刀砍下自己一个臂膀以作供养。

达摩终于被感动了,认可他是个“法器”,就把神光之名改为慧可,授以法要。

每每我读到这些,都非常感动,想想自己,其实心里真的很惭愧!

达磨曾问他有何所求,神光说:我心未宁,乞师为安?神光这个人学问很大,儒家道家的学养都很深厚,禅定的功夫也很好,但他仍然发现自己并未因这些学问功夫而坦然安宁,他不想自己骗自己,不想用知识、道理、名利、地位等表面荣华来遮蔽自己内心的不安。他不求别的,不求得一个很神奇,可以神通变化的方法,不求先与师父合个影,然后得一个传承证书,而是直接诉求生命最核心的问题,这就是不自欺的人。

其实,活在这个世上,我们的内心有很多很多的不安,但我们不是去寻求解脱之道,而是找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骗自己,麻痹自己,催眠自己,让自己假装看不到问题,忙碌于家庭生活也好,醉心于事业也好,倾心于知识学问的追求也好,甚至沉溺于游戏也好,对于求得“心安”来说,本质上都是自我催眠。

我们已经习惯用各种方式骗自己,过着七颠八倒的生活,我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内心的真实状况。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意打坐,因为打坐就意味着你开始独处,意味着你开始没有选择的面对自己,开始逐渐看清自己的内在。一个人不愿面对自己,就不会发现生命的忧患与困扰,就不可能产生思考,没有思考,他就不可能思想,就不可能产生探究的信念与行为。

一个心安的人是什么样一个人呢?我想到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了了有何不了。于心无事,于事无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语)。而小人,则好像心里总有事牵挂,总在紧张,总有担忧与恐惧,活着没有一毫自在洒脱。所谓心安,应该就像《心经》里面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

我们再回来看达摩传给神光的是什么样的安心法要呢?

“祖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曾未契理,祖只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可忽曰:我已息诸缘。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祖曰:何以验之,云不断灭?可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

我们来看看……

“外息诸缘”,是说把外在的所有牵挂都放下,毕竟没有哪一件事情比了悟生死的大事重要。当然,这是古人的胸襟与气度,不是我们现代人的,我们是任何一件事都比坐禅悟道重要。

“内心无喘”,不仅外在的牵挂要放下,内心还要达到无一丝妄念,一念不生,清纯绝点。这里的“内心无喘”,是指用禅定的功夫伏住妄念。

“心如墙壁”,是指一念不生的境界要坚固不动,不像我们偶尔有一会一念不生的境界,也如电光石火般稳定不住,或者心中马上生起“哇,我一念不生了”的自我奖赏,就又妄念横生了。

“可以入道”,从这里才是入道的开始、入门,因为“内心无喘”也只是禅定功夫,还谈不上明心见性。但是,从一念不生去了悟自心本性比较容易。

后世把禅宗分为如来禅与祖师禅,所谓如来禅就是达摩所传的禅法。简单说来,如来禅还需要一些禅定的功夫作基础,于一念不生之时去体悟自性。而祖师禅则直接从活泼泼的生活当下,在学人妄念横飞的当下,以机锋棒喝的方式令学生开悟。这不仅需要学生的道心坚定,还要有真正大手段的师父才可以,所以,祖师禅的门庭更为高峻,似乎更简单直接,但也更难。其实,无论如来禅还是祖师禅,哪里真正能离得开基本的禅定修养呢?所以,最后,祖师禅逐渐沦为了现在的口头禅、野狐禅、文字禅,反而不如如来禅来得踏实。

慧可领法之后,不断参究,不断把自己的悟见汇报给达摩大师,但是达摩大师只是一次次否定他的见解与领悟,并不跟他讲破真实的心性的道理。为什么?这里有很大的修行的秘密,真正一个好师父的作用也在于这里。大家慢慢体会吧!

终于有一天,慧可真的领会到了心性的奥秘,就向达摩汇报说, “我己息诸缘。”注意,慧可这时的“己息诸缘”,不是通过禅定达成的对妄念的压抑、控制,因为他以前在香山打坐八年,已经有了相当的禅定功夫,对于如何控制妄念应该有很好的能力了,不至于到这里才停止妄念。这里说的“已息诸缘”,是指他悟到了自性本体的清净无染,非因修证而来,如同后来禅宗六祖开悟后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达摩大师问道,如何证明你悟到的不是通过禅定压抑妄念而成的枯木禅呢?“断灭”,是指压制妄念而无知无觉,形同木石的状态。

慧可说“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这一句,就是我们讲了几天的本地风光。一念不生的同时,却又不是形同木石,而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功能本自具足,无形无象,无边无际,无声无嗅,故非语言所能及。这就是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虽然清净无染,但又具足明鉴万象的功能。勉强说它同时具足“空”与明“的”特性,古人常常用虚空来比喻:虚空无形无象,但又能含藏万物。虽然万象森罗,却又无碍虚空自身。又像镜子的“照”性是空无所拟的,但它又具足能显现万象的能力。

当我们自认为证到本地风光的时候,本地风光不仅是清净无染的“空”,同时还具足“了了常知”的“明”,“了了常知”本身也就是清净无染的,清净无染的自性本身也就是“了了常知”的。甚至,妄念纷纭的时候,也并没有干扰“了了常知”的清净无染。就像镜子中的森罗万象并没有干扰影响镜子的明净一样,镜子并不用拒绝或去掉这些影响才清净无染,在万象林立的当下,镜子就是无染的。如此,才有几分相应,才算是入道了。


这个时候,达摩大师才首肯他,“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诸佛所传的就是这个,不要再多疑了!

哦,疑心病是修行很大一个障碍呀!有时候,我觉得开悟其实真的不难,是后世的人把开悟推崇得神秘得不得了,高深得不得了。很多人悟到了本地风光后,反而生起了疑心:就是这样的吗?这么容易吗?我这样的人也可以开悟吗?书上不是说开悟有多难多难,怎么可能我这么快就悟道了呢?可能我错了吧?……反而“依他圣解,塞自悟门”。殊不知,古人说:“切莫高推圣境,秘宝就在汝边”。悟道是本分事,身家事,只是认识自己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何况,悟道只是找到了正确修行的门径,后面的事还很多呢!五祖大师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没有悟道之前,修行都是盲修瞎炼,只有识得本心之后才可以开始真正的修行。依禅宗的见地,开悟也有入处、出处、用处、了处四个阶段,大多数人真心求道,正确用功,得个入处,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什么值得惊叹不己的事,套句俗话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所以,大家既要小心求证,不要把头脑的臆想当作开悟,又要能够大气承担,不要妄自菲薄。

这一段公案,何其生动,何其明了,何其直截了当,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每每讲到古人这些悟道的公案,我总是很感慨。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贫穷落后的古代中国人都明白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在于心安,而“进步”到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却以为唯有钱才是幸福的筹码,这是进步还是颠倒?可能只能说明我们活得越来越幼稚,越来越恐惧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医养生网 ( 京ICP备09063399号 )

GMT+8, 2024-12-4 01:15 , Processed in 0.0671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