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正脉
作者 王健 网名 光明心
转自:http://www.douban.com/note/164171132/
百千法门,无不以观心为其始终,只是名目不同而已。禅宗四祖道信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禅宗临济义玄大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佛说大乘心地观经》亦有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束缚。
本来,古来圣贤教人,直观当下,即能穷澈心源,归家稳坐。只是晚近人心多欲,所知障重,昏昏扰扰,舍本求末。无奈之下,只能强分次第,勉力絮叨,将观心之法,分为五个步骤,以示同修。若按图索骥,则能因指见月;得鱼忘筌,则能就路还家。
观心伊始,就是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也即所谓的“妄念”——心中的念头、情绪、思想、感受、想法、观念、见解等等。尽量不加评判地看清这些念头在心中的生灭来去,而不为之所动,只是静静地“看”。
这个阶段的练习中,有二句口诀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参考。“成为思想的观看者,而不要成为思想者”。“独坐溪边看水流,水流人不流”。此口诀意谓者,不要像平时一样追逐念头,并随之而流转去,只是默默地观照它们而己。
这个初始阶段非常重要,要花很长时间练习,二、三年的观照薰习都是有必要的。同时其中还歧路纷杂。
因为人随顺着念头而追逐的习惯非常强大而本能,而刚开始,观照的力量又非常弱小,常常在观照中随念头流走而屡战屡败,信心大失者比比皆是。初学者往往耐不住单调地观心练习的寂寞而放弃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其中,也有因为急功近利之心而觉得“没有什么效果,看不到什么收获”,而放弃者……
同时,又由于这个阶段的练习很简单,所以很多人往往用聪明的理解取代了观照的实际体验。常常陷入习惯的思虑、评判而以为自己在观照之中。
所以很少有人真的能打好这个阶段的基础。我个人以为,花上五六年的时间时时练习观照,就真能为日后一得永得,一悟永悟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惜,聪明的现代人,谁又为如此“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呢?
这个阶段一定先要在静坐中修持。因为刚开始的观照力很弱,像蜡烛之光,要在密室中才能明亮发光。一旦在风雨中去,就会很快熄灭。所以,要在静坐中把基础打牢,不然在生活中很快就乱了。当然,在生活中也要尽量时时保持观照。
很多人倡言在生活中修行,都是空话,其实只是由于不甘观心修持的寂寞而已。静中尚不能念念分明,动乱的生活应对中又岂能有把握呢?待功夫精纯了,观照如杲日一般,也就无所谓动与静的分别了。所以,刚开始,一定要有一段专修的时间,为后面更深入的修行打下稳定的基础。
这个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让我们从惯性强大的思想念头中抽离出来,不再执着与认同“念头”,而时时保持清明在躬的心态。学习初步认识与管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念念分明的定力与觉醒人格。
人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念头在操纵与左右。而我们从没有学习过如何去认识自己的起心动念,更谈不上去管理与控制了。因此,就形成了我们无可奈何的人生际遇。
念头(情绪、思想、感受、想法、观念、见解、性格、学识、信仰等等)会形成我们的语言和行为;而语言和行为又会形成命运。因此,观心的初步,其实就是就是对自己的生命的一个省思过程。
这个阶段的练习深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对内心的起心动念越来越清明,头脑好像越来越聪明了。甚至,每个念头背后的动机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对一些小的心念已经有一定的控制与转化能力,但大的情绪与动机,比如性格、观念等还是没有了解与转化的力量,因此,还需要进入下一步的练习。
观心的第二阶段是观空。
佛家谓此练习为:观“一念未生前”。儒家谓:喜怒哀乐之未发。
在前一阶段的练习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越来越清晰,也有一些控制能力,而且在静坐,会发现心念的流动渐渐趋于平静而缓慢。当此时也,直观当下——前念己过,后念还未生,中间的一段“空白”境界。保持这个境界,越稳定越长久越好。当又新的念头又起以后,己过不追,继续观照“后念未起”的境界。
这个阶段很多练习观照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体验。但都不能长久,毕竟心念惯性的强大没有那么容易转变的。我曾经听很多人谈论他们“空”的体验,其实,他们只是在回忆曾经有过的电光石火般的过去经验而已。
这个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定力的重要阶段。定力是转化力的基础。没有定力,就好像一个医生只能疹断疾病,但没有办法治疗一样。同时也是更深入地洞察心性真相不可或缺的力量基础。
古人有云: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可见此阶段的修炼是何其重要了。
这个阶段也是心性修养的效果显现的开始。最明显的一个体验就是“人生如梦”。看一切都很清楚,一切都不是很真实。原来的执着开始松动,内心越来越平静。时时都能超然物外,烦恼也很快能平息下来。每天都像是在做梦一样,但是是清清醒醒地做梦。话多的人也不爱说话了,但一开口一定一言中的。洞察力比以前强了很多。精力充沛,尤其是头脑好像比以前更锐利。
性格的转变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刚烈的会变得平和,懦弱的会变得刚强,贪婪的会变得豪气,刻薄的会变得宽厚,猥琐的会变得阳光。这些转变很明显地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有与以前熟悉的人事环境有一种疏离感。
在这个阶段的行人,不太爱热闹,喜欢独处,内心总有自得、满足与淡淡的喜悦感。当然,还有很多因人而异现象与体验。
不过,至此,行者的心稍感几分自在解脱的意趣倒是一致的。“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当然是相对于以前时时被念头缠缚的状况而言。
这个阶段要注意的是,行者为了保任“空”境而常常过于“紧”,生怕“空”跑了。往往此时,太死板,“空”而不灵,或者,由于过“紧”,反而“空”不了。此时,应该放松,或是返回到第一阶段,继续观照念头的生灭,观照力加强了,再安住于“空”境,更加稳当。切不可急功近利。
观心的第三个阶段是:观照观照者。
当观空的练习稳定之后,就能不再轻易地受念头的牵制与扰乱。这时,不再继续观照念头或是“空”(其实“空”也是一个念头),而应该回光返照,观照观照者本身。古人说这叫“如珠吐光,还照珠体”。也叫“自觉”——觉察者觉察自身。
这个时候,叫“观照”已经不太合适,因为主客体己合为一体,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但又不是什么功行都没有的昏睡或死寂,而是非常鲜活而警觉的。西藏密宗有一个名词叫“安住修”,似乎更准确些。安住于观照本身即是“修”,不再有别的对象可去“修”。
原先一直观照念头或空的那个观照者,不再观照任何对象了,只是安住于自身的状态中。这阶段也有一个口诀:安住于觉察,但不是安住于对任何对象的觉察。
因为行者此时已经明了,即便是“空“,也仍然是一念,他不再欣喜于对“空”的执着,轻松地放下了它。以前由于观照而引起的稍微“紧”的感觉彻底放下了,当下现成的无任何对象的清明觉知,自然呈现,非常放松,但又没有散乱。好像一面镜子,只是照着,但不执着于任何对象。无论有物无物,镜子都只是照着而已。
《楞严经》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因为离于空有,所以行者的解脱心境较以前更彻底,不再认同身、心、世界的虚幻,不再为“见”所惑——一切世出世间的理论见解都是因缘所立,实同影响之虚。观空阶段的梦幻感如果还只是一些感受,那么此时的梦幻感,就是真切的看到了一切不过是人们念头的流动、呈现与展开,并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所谓身、心、世界无非是心念的投射而已。所有的行为、语言,也只是心念的追逐的展现与外化。因此,道心从此坚固,不再流落到对身心世界的认同当中。但执着的惯性当然还会存在,这需要很长时间定力的培养才能转化。
此时由于有“心月孤悬,光吞万象”的内心体验,特立独行,卓然不群的人格在此才能真正建立。不再为外在所干扰而动摇,因为没有外在,一切只是内心的投影而已。但又能遵循世间的游戏规则。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同时,目睹世间人为身心世界的虚幻所惑而循声逐色、认影迷头,不期然升起的悲悯之心也在此时扩充而广大。教化的主动性更加强烈,也是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
至于身心方面的体验,因人而异,而且并不适合细述,以免让人升起希求、追逐之心而忘了真正道的方向。但内心光明相的升起却是一个共同的经验。
不过,古往今来,很多人把此时“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体验当作禅宗所谓的开悟,那就是真“误”了。殊不知古人云“万古寒潭空界月,再三捞漉始应知”,应知什么?应知此时仍是光影门头而已。变化气质之事实不虚,若言穷彻心源,开佛之知见,还有“九转十八滩”在。
观心的第四个阶段:破俱生我执
观心的第二个阶段开始,是破有——破除对念头的执着与认同。观心的第三个阶段,是破空——破除对无念的执着。
到第三个阶段的观心修持中,行者就己明了,“念头”不仅仅是心理方面的现象,包括一念不生的“空”其实也是一念。乃至我人的身体状态、性格、观念、学识等等,无不是一念。甚至所见、所闻、所感、所知(见闻觉知)的一切对象,究其实,也不过是一念。果能有如此见地,则解脱气象,便油然而生了。“见惑”基本断除,对世间一切道理,皆能了然,不再有疑。断见惑,在禅宗就是“见道”,也是破初关的开悟。当然,这其中还需要有功夫的配合。
之所以说在第三阶段,“基本”断见惑,是因为,此时还有极细微的执着还没破除——即对这一“知”的执着。而这一“知”其实也是一念,也是一种分别作用,只是它极细微,没有很强的定力根本不能发现,还以为它一直是如如不动呢。这个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的这一“知”,较之念头,较之无念,它确实是像一个见证者一般,如如不动,见证着念头的生灭来去,也见证着无念的空灵。(印度的瑜伽境界也只到此为止,称之为“灵性”)。
殊不知,它既然知道有念,知道无念,这其中就隐含着极微细的分别鉴别的作用或功能在其中。它还不是本体,充其量是本体的一种作用而已。古人爱用镜子作比喻。镜中的境像比作念头;镜中没有境像时比作无念;镜子能照万物的作用就好比我们的这一“知”,这一“知”(镜子的能照之性),红来显红,绿来显绿,无物则显空。但这一知,并不是镜子本身,而只是镜子所呈现的功能作用而已。所以古人于此有诗曰:“透网金鳞犹滞水出笼银鹤尚迷封”。
这一“知”,极难破除,因为它就是人们一直死死抓的“我”。
道家有云:要想人不死,必须死个人;佛家也说:打得念头死,方许法身活。这个“我”的一念,正是要真正打除的。(当然这个打除只是放下对它的执着,而不是消灭它)。
这一念的破执,必须要有老师在静观因缘时节的时候才能给予正确指导,不然,行者很难走出念头自欺的迷宫。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的修持须要有传承。
因此,第四阶段的观心,其实是破除最后的执着——这一“知”。但并不是说除了这一知外,还有一个什么可以让我们抓得住,只是不执着即对
当行者真能明了这一“知”也只是一念的作用而己的时候,才真能算是断惑见道了。注意了,只是“见道”了,而“见道”也只是正好开始修行的时候,以前只能是“加行”——做准备工作而已。就像是一个人此时才明白方向了,接下来,才开始跋涉。
所以禅宗五祖就说过:不识本心,修法无益。佛在《楞严经》上说:“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念头当然是生灭心,一念不生的“空”也是生灭心,而那心光独耀的灵明一“知”,不也是生灭心吗?
古今多少人牢牢抓住这一“知”,以为真心本性,以为是本来面目,沉浸在开悟的幻觉之中,强作主宰。终其一生,其实仍旧抓的是一妄念,良可哀叹!!!
实际上,现代社会,真能于观心的第二阶段有个入处的人都极难、罕见。谈断惑见道,己成影响之谈。
佛法的开悟(世间的学问当然也是如此),无论你悟到的是如何神圣、玄妙的道理,那个“能”悟的,都只是一心而已。因此,如实知自心,才是真正修学的核心所在。而观心一法,就是摒弃一切外在的仪轨,直探心源,穷究根本。既是捷径,也是唯一正途,减少了以化城当宝所的误区。行人当珍惜再珍惜!!!
古人说:“二六时中不住工,穷来穷去到无穷,忽然穷到无穷底,踏倒须弥第一峰;”就是说的这个单刀直入的殊胜法门。
观心的第二、三个阶段,是破“所”,第四个阶段是破“能”。所谓的破,不是抛弃它,消除它,否定它,只是不再执着它而已。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里说的“所”,就是我们一直所执着的“自我”。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说的“自我”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人的经验记忆而己。我们在打坐中觉察到的念头究竟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一直称之为“自我”的东西。试探究一下看,除了这一堆记忆、经验外,哪里还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呢?所谓的“我”,不就是这一堆经验、记忆以及它们因外在的刺激而产生的各种反应活动吗?
因此,第二、三阶段,也可以说是证入“人无我”——当你看到了念头的虚妄之后,不再执着这堆念头组合成的“我”了,以前牢牢抓住的那个“我”,消失了。
转而,我们执着的本能就会死死抓住那个“能观之心”作为我。第四个阶段就是破除这一层更细微的执着,也是最根本的执着,也可以说是证入“法无我”。
真的人法皆空的时候,就自在了。自在,就是不再受任何东西的束缚、制约或催眠,真正醒来而自由了。
观心的过程中,对念头的观念在此也须说明一下。
一般初学者,皆以当下的起心动念,也即是心理的活动作为念头,去观照它。但功夫深入后,我们要知道,不仅心理的一切活动是念头,即便我们当下的身体状态、性格观念、人生际遇、行为动作、场景环境、家居生活等等,都是一念。再扩而大之,山河大地,世界宇宙,无一不是一念。所以,后期的观照,应该扩大胸襟,不要小家子气地坐在那里以观照起心动念为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