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17|回复: 9

【转贴】把孩子成长的注意力引向内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9 16: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把孩子成长的注意力引向内在
                                        ——建构自我之重要法则(写给新人)
      

       在爱和自由群里或是在论坛上,当老人们热火朝天地谈育儿,谈如何建构孩子人格和自我时,经常有新来乍到的妈妈问“什么是让孩子建构自我”,老人总被呛住:“这咋说呢?”新人一脸茫然与焦虑:“呛什么呛,你们几乎每个话题都谈到‘让孩子建构自我’,还不让我们明白,安的什么心?!我就想一下子就弄懂嘛!”哎!一声叹息!还真不是不如实相告,实在是里面的海深着呢。
   
       两年前我刚刚看《爱和自由》时,“建构自我”这四个字直击心灵,啊,原来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建构自我,而不是用外力将孩子塑造成成人期待的某种形状?原来成人的自我就是来自孩子,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当时只觉得眼前突然打开了一扇窗,被强烈的光刺得眼睛一阵晕眩。随后,我将小巫、李跃儿等其他相关的育儿书籍一网打尽,同时大量阅读网络上推荐的个人成长书籍。好在前些年参加过许宜铭老师的智慧之旅,对人性的了解有一点点基础,那个当下一通百通似的,迅速把卡尔威特、哈佛女孩、零岁方案等外力驯化教育法全部抛下,全心研学眼前遇到的直达人性的全新的育儿理念和方法。

       随后一边学习这些教育理论,一边在孩子们身上进行实践。我家丫头和早教中心上百个小宝宝们成了我的实践对象,通过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与他们的互动交往,使我逐渐领会了“建构自我” 的具体指向。

       建构自我是指孩子听从内在的声音,通过内在的指引,按照大自然设定的人的成长法则不断地进行工作、不断地与周围人群和社会互动,从中发展和形成的属于某个个体的独特的自我,包括这个自我的独一无二的身体状况、情绪起伏、感知觉的能力、心理活动和心理空间、认知水平、精神层面所属空间等。这个自我是有别于他人的,是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不受别人控制,不控制别人,自由自在的存在的个体。

       几个月大的婴儿往嘴里送手指时和其它物品时,他通过口腔吸吮的方式来认识不同的物品,同时通过嘴把手的功能唤醒,我们说他在建构自我;不到两岁的孩子见了台阶就着迷似的上上下下,他处在空间的敏感期,他要训练腿的能力,我们说他在建构自我;四岁多的小姑娘非得自己挑衣服,而且一定要穿那件拖地长裙,认定自己是白雪公主,这是她在身份确认敏感期,我们说她在建构自我等等。如果都这样一一列出,许多新了解这一教育理念的妈妈们又懵了,到底有没有简易明了的方法可以把握如何建构自我呀?

      是啊,到底什么是 “建构孩子的自我”的最便捷的通道呢?如何用最浅显的语言,让新入门的妈妈理解怎样“建构自我”,如何在具体教养过程中简单易行地执行和操作呢?正如《让心自由》译者的一句话:这路要阔,要容得下世上所有的人。这路要显眼,要让最愚拙的人也看得见。
直到今年上半年频繁地参加心灵工作坊,不断地引导自己向内看,觉察力随之进一步提高之后,我的思考有了新发现。

        一年期师资培训班上,王树讲到什么是内在什么是外在,当时她做了一个动作,把眼睛捂住,以说明内在是向内看,与视线连接的外在世界无关。我忘了是她表达的还是我自己的总结:人的成长应回到内在。是的,如果成人自我的成长要回到内在,那么,孩子自我的建构岂不是也应该回到内在?这一刹那间,我明了了。

       建构自我的重要法则——把孩子成长的注意力引向内在!

       蒙台梭利说:人的内在存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出生之后带有自然赋予的内在的成长法则。不出意外,身体上的成熟是确定的,只是精神上是否成熟就未必了。精神胚胎走向成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自我的成熟。自我的成熟取决于我们是否经常依从内在声音的指引,与之保持深度连结,让自我遵循内在的自然法则,通过与社会一点一点的互动,从冲突、接纳、包融、开放、超越,最终走向完全成熟。只有深度滋养内在这个自我,才能达到身心合一,让自我与身体同时成长,从而建构出健康的成熟的人!

       上一段文字中出现了连结这个词,关于连结展开也是一个大题目,小举一例: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开始认同这些观点,也许还喜欢上写这篇文章的我,我们就可以说,我和你之间有了连结。连结可以是见过面肌肤相触过情感交流过,也可以是没见过面,虽然我们没有见面,但是通过这篇文章连结着。与自我的连结,简单地说表示一个人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内在需要什么,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从不惧于外力。
接下来,我们继续谈建构自我。

       我们可以确定:六岁以前的孩子,只要保护得当,是随时可以与内在的自我保持连结的,能够听得到他内在发出的声音的,随时按照内在的指引进行工作(蒙氏里称孩子的有益的活动为工作),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在建构自我。但是,诸位成人,我们当中有谁敢说自己与内在随时随地地保持连结?但原来我们是会的呀,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与内在连结的能力的呢?是什么使得我们现在重新走向成长时,却总是无法把心灵成长的注意力放在内在呢?

       回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就发现,我们的长辈养育我们时,不断地用外在的标准刺激我们,我们也习惯了把成长的注意力与外在的目标联系,对自己内在世界的关注几乎是空白。比如,大人总是说:我同事的孩子可可比你还小半年呢,唐诗都能背十几首了,你还不会讲话;你看你,表妹比你学琴的时间短,你怎么还不如她弹得好;隔壁优优考了一百分,你怎么才考98分,好好向人家学习。刚刚听到这些话时,孩子痛苦吗?痛苦得要死,恨不得钻个地洞没了,恨不得自己就是妈妈同事的孩子可可,恨不得自己就是表妹,恨不得自己就是隔壁的优优!总之,恨不得不做自己,就做别人,做了别人,就能得到大人的称赞!其实可可家、表妹家、优优家的情况呢,好不到哪去,她们也做不成自己,也被自己的父母要求着和其他更乖的孩子比较!嗨,怎一个混乱了得!

       慢慢地心麻木了,习惯不做自己了,但不做自己是一件很不自在的事,于是通过物质的拥有让自己的心自在点。结果车有了,房子也有了,老婆孩子都有了,衣食完全无忧了,却没来由地感到累、压抑、烦、空虚,莫名奇妙地想发火,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哦,那是我们的自我太久太久没得到滋养,是她在心灵深处哀哀而鸣:我在这儿呢,快来看看我吧,快来听听我说话吧,你不理我太久太久了,我太寂寞了,我才是你的主人~,呜呜呜。

       是的,大部分人通常会在某一天,怎么活都觉得累的时候,猛然惊醒,觉得不能再这样过,于是为了找到那个迷失的自我,参加各类心灵成长工作坊,通过各种成长课程,学习与自己的内在慢慢连结,把自己的内在一点一点地唤醒。

       没有觉醒的成人仍会用自己从长辈身上习得的教养方式来养育下一代。我们来详细看看被这样养育大的孩子,具体遇到怎样的情况。

       为了方便陈述,我请了个宝宝当这个与自我断裂开的主人公,她的名字叫平庸,小名是平平。



       平平长到十个月还没长牙时,奶奶总是唠叨着说:你看你,隔壁的贝贝四个月就长两颗牙,你怎么就长不出来呢。这时候的平平还听不太明白具体意思,但是他的感受是:眼前这个人嫌弃自己了。于是她的内在有个感觉:我是不好的,我不被接纳。

       到了同月龄的孩子已经稳走自如时,平平只会扶着床摇摇晃晃迈不开步时,着急的妈妈就会说:我们家宝宝走路就是慢,还尽摔跟头(妈妈的潜意识是:快点学会走路,才能体现我的孩子养得好呀——获得外在他人的肯定)!于是平平的眼神暗淡下来:什么地方不对,妈妈怎么有点不喜欢我了。内在有一股很深的无价值感涌起。

       为了让平平吃饭快点,保姆说,快吃快吃,看谁第一名。“第一名?第一名是什么?哦,第一名就是比所有的人都厉害。嗯,好,我不要当第二名,第二名不好,第二名不被接纳,嗯,我超过所有的人才是好的。”这样的心态指引下,所设目标常常是自己尽了全力也达不到的,于是经常被很深的挫败感控制住。有的人尽全力,可以达成100分,这100分是好的。有的人用尽全力达成了60分的结果,如果她已经尽全力了,那么这个60分也是值得庆贺的!尽全力,致完美,空成败,这是一位马来西亚的心灵导师曾谈过的一种境界,我深以为然记录于此。
   
       平平说话比同龄孩子晚了几个月,爸爸着急地着说:“你怎么就不开口说话呀,哎呀,我同事的女儿早就会背唐诗了。”“爸爸,我听得懂的,你又嫌我不好!呜呜呜”心里哭了,“是的,我就是不如别人。”(自我被贬损,一种无助感就会升起)
      

       平平到两岁半还会尿到裤子上,爷爷说:“又尿湿了,该打,打痛了就记住了。表弟比你还小一岁,老早就能自己叫尿尿了。”呜呜呜,我太没用了,想憋就是憋不住,我没有表弟好!(在成人对孩子的否定中孩子学会了否定自己)

       平平三岁了不爱和别人打招呼,妈妈觉得很没面子,对别人解释说:她就是这样子,胆子小!平平心理难受:其实我知道怎样和别人招呼,但是妈妈你老逼我,我就是叫不出口嘛。是的,妈妈说我胆小我就是胆小。(自我再次被否定,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一种很深的对自我的怀疑进入潜意识深入)
   
       羞羞,肚子被别人看到了。羞羞,女孩子不可以站着尿。(不接纳自己的身体,不接纳自己的性别)

       平平,你给大家跳个舞、唱首歌吧。当平平扭捏拒演时,妈妈会自嘲加圆场:平平平时可会表演了。咦,没人的时候,你不是跳得挺好的吗,让你跳给阿姨叔叔看反倒不会了,真是的。(把成长的能量集中在取悦别人,如果自我本来是圆型的,别人的认同是方型的,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我们常常把自己硬挤进一个方的框里,因为我们害怕失去与别人的连接。妈妈的一番话更令平平不自在,那个不要做自己的禁止令牢牢地抓住平平)

       平平会背唐诗了!还认得许多字呢!(妈妈在炫耀我的本领,我学好本领妈妈就可以炫耀,炫耀让妈妈那样高兴,为了让妈妈高兴,我要继续学本领。于是一生就形成不断迎合别人需要的习惯,自己原来是什么样的人早已忘记!)

       不要哭!不要怕,要勇敢!打针要勇敢!(阻断孩子内在感受悲伤与恐惧的能力,中国人的教育中一贯认为悲伤愤怒是不好的,恐惧不要去感受,只有喜悦才是好的,其实喜怒哀惧是老天设定给人类感受内在情绪的生命貌相,没有好坏,都应该接纳。悲伤是结束的能量,只有把悲伤如数泄渲而出,心灵才能重新获得宁静和喜悦!)

       不要哭,我们去买东西吃。(当孩子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家人常常硬生生把他拉出来,转移其注意力,这以后将出现爱吃零食、疯狂购物、抽烟、酗酒、网瘾、吸毒等不当行为,当内心冲突得不到解决时学会转移痛苦,从而造成另一种崎形的依赖性关系。

       老师说,同桌的苗苗每次考试都考一百分,你该向人家好好学习。(对自己的存有否定,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不能接受)

       你不乖,妈妈不爱你了!(只有好的才被接纳,不好的就不被接纳,中国传统报喜不报忧的根源在这里,造成整体中国人集体性的交流不畅。可以同福贵,但不能共贫贱也是其延伸出来的人性副产品)

       平平想穿裙子,妈妈说:你看看,这么冷的天,街上哪有人穿裙子!(疏略自己的冷热感受力,一切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

       到了后来,平平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已经有些知道如何获取别人的注意人:妈妈,你看,我漂亮吗?我要给奶奶看看,穿给学校老师看。(好,已经开始掌握获得外在注意力的方法了。)

       上学了:平平在学期成绩排名中没有得到第一,她想:完蛋,这下被别人超越了,我太没用了,爸爸妈妈会怎么说,老师会怎认为,同学们要看不起我啦。啊,我不要做我自己。这个我是不被认同,不被纳的。天哪,我就是不要做我自己嘛。
   

       该工作了:大学的专业就是爸爸挑的,爸爸懂经济,知道现在国际贸易如火如荼,虽然自己不喜欢,但是爸爸是我~的爸爸呀,肯定是为了我好,我哪能不听他的?贸易未来好找工作,工作嘛不就是谋生的手段,能挣钱就好,学吧。

       有多少人象平平这样,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内心对这份工作的认同度高吗?工作起来开心吗?各位看官心里都有答案!

       该结婚了:妈妈说那个小伙子孩子家庭背景很好,和她结了婚,你就能过上被人羡慕的日子了。嗯,他们家条件好,是结婚的好对象。好,我就和他结婚,妈妈说的一定不会错。她已经听不到内在的声音:他太理性不够温情,与你不是同一类人,这个人不适合你!你要的只是一个普通男子与你心心相印。听不到了,全听不到了,心已经麻木了很久很久了。

       这样的婚姻长久吗?幸福吗?人人都知道,但又常常这样做。

       生孩子了,给孩子取名庸诉,小名叫庸庸。

       这个当了母亲的平平讲话方式与她的上一代有异吗?没有!她妈妈对她怎么说,她也对庸庸怎么说,于是乎,庸庸也也这样长大了。就是如此循~环~反~复,“人生代代无穷已,旧时明月旧时心!”没有突破没有进化,这是我们的悲哀!民族集体人性的悲哀!

       台湾心灵导师许宜铭说过的一句话:孩子是需要社会化的,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如何保有他的自我,如何对他的自我进行鼓励、肯定、滋养。社会化是指让孩子学习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以便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运作规则的人。

       显然,平平的家人的对她进行社会化的过程,贬损了她的自我,把她和她的自我剥离开了。平平成长的关注点一直在外在,他们家人的语言模式就是“别人怎样怎样,你怎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眼下这样的家长多吗?多,多得很!

       这个无法与自我连结的平平,显然也谈不上建构自我。自我建构是通过内在的指引,听从内在的声音,按照老天爷设定的法则不断地去发展自我。她成长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外在,从身体上看平平长大了,但是她的自我一直都没长大,一直没有建构起来。

       同时,眼下也有部分象平平这样的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看到孩子的自我那样地彰显,突然地被触动,和孩子开始一同成长,走上寻找自我的道路。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不让孩子失去与自我的连结呢?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回到内在,举个例子:要求孩子在公共场合小声说话是内在的需要。要求孩子遵守这个规则,我们要说的是:宝贝,公共场合要小声说话,这样不会影响到别人。不影响别人——这是从自身的素养的角度出发,要求孩子小声说话。

       另一种说法也是家长常用的:这么吵, 老板会骂的;这么吵妈妈生气了;这么吵下回不带你来了等等。这是让孩子慑于外力而遵守规则。一旦没有外力约束的情况下,吵翻了天破坏规则是太正常的表现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个自我被建构得很好的孩子,他的妈妈是如何把孩子成长的注意力放在内在的。

       我们请出另一个宝贝,她名叫飞扬,小名扬扬,她差不多同样遇上平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但是她妈妈最知道如何深度滋养这个扬扬的自我,接纳扬扬的自我,无条件地爱她如她所是。

       扬扬与平平一样长牙慢、说话慢、走路也迟了些,两岁半还不能自主排尿,她的妈妈始终把成长的注意力放在扬扬自身能力的突破上,放松地让扬扬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成长!扬扬妈不断告诉爷爷奶奶爸爸,请不要指责,批评孩子。

       做这样的妈妈内心的确要很有力量,明白自己孩子的状态是绝对正常的。孩子被人称赞了,无增面子一分,被人贬损了,也无减面子一分,同时做好保护孩子的准备。

中国妈妈没有自我,所以很难挡住周围人言语上的压力,总担心:别人都这么说我的孩子,我~我~我该怎么?其实任何一个人的评判都是于评判者自身价值取向的体现,是评判者价值观的折射,与被评判对象无关。被评判者可以有自已的价值观以确定自己的孩子正常与否呀,中国人人云亦云的毛病不进化个上百年估计都难改。

我们继续看扬扬的成长故事。

扬扬肚子露出来了,妈妈说:撩起衣服,容易着凉,请把衣服放下。女孩子坐着尿,男孩子站着尿,如果你站着尿会尿湿裤子,这次妈妈会帮你处理,下次不要再尿到裤子上啦。(露出肚子与身体是否着凉有关系,与羞不羞没关系,让孩子全然地接纳自己的身体,接纳自己的性别)

妈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夸耀扬扬会背唐诗什么的,孩子如果会,说明他具有这能力,这属于自我的内在积累。孩子习得某种能力,只是为了自身内在的积累,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妈妈从不要求扬扬在客人面前表演歌舞,扬扬可以随时想跳就跳、想唱就唱。想跳想唱是扬扬的内在喜欢这样做就这样做了,有没有人观看都一样。

不把孩子成长的力量放在取悦别人上,而在于自身的累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无论面对几百上千的观众,她都能放松地、自如地表现自己——我有这个能力,我展示就行了,无关乎你们对我的评判!因为从小没有以别人的评判指导自己的习惯。

扬扬妈妈在哈佛女孩的书上曾学过一招,让孩子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任:再不乖,妈妈生气啦。未遇上“爱和自由”时,扬扬妈曾经用过,看了《爱和自由》之后,吓出一身冷汗:还好,用得少,赶紧改。如果长期让孩子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任,孩子就学会观言察色,迷失自我。扬扬妈后来的说词是:宝贝,必须做某件事情是因为……(某个自身需要做的理由)。妈妈生气是因为妈妈自己有情绪,和你无关。

打针了,扬扬说:妈妈我怕。妈妈说:“是的,打针是让人害怕。一会儿,护士阿姨扎针的时候,你觉得疼,想哭可以哭,想大声叫也行。妈妈会抱着你,妈妈在身边陪你,安慰你!”然后亲亲扬扬,更紧地抱住她,扬扬从妈妈的眼神中获得了支持的力量。每一次都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扬扬对打针不会强烈的抗拒。

让孩子学习敞开全身的感受力去感受疼痛。如果痛苦一来,就把痛苦与自己阻断,那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起了心理防御机制:我不要感受,我不要感受。这样的孩子习惯的模式是:不要记住,不要记住,记住是件痛苦的事。长大后常常做事常常丢三拉四的,因为这些已经成了他头脑里的自动化的体察和感知模式了。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直面痛苦的能力,他也不可能有很强的艺术感受力。我们现在的家长最常常用的模式是,把孩子的感受与自我断裂开,然后又逼着孩子学艺术,孩子无法深入地学习艺术时,就骂孩子,殊不知学艺术是以敏锐的感受力为基础的呀!唉!

扬扬在学习分享,妈妈问:“宝贝,涓涓和你分享蛋糕,你开心吗?”“嗯,开心。”“你下次愿意和她分享你的食物吗?”扬扬妈用的这句话的关注点还是放在孩子的内在的。通常情况下,妈妈们爱用另一句:“下一次,你一定要和涓涓分享食物哦!”外在的要求出现了,压力随之而来,内在的意愿不被重视。

尊重孩子肌肤的感受力。有一天,妈妈给扬扬买的小裤衩时,遇上了扬扬的小伙伴景儿的妈妈也在那个店里买小裤衩,说景儿非常喜欢穿小裤衩。买回来后,扬扬不想穿,那个当下,妈妈脑海里冒出一句话:“你的小伙伴景儿就爱穿小裤衩,你怎么……”还好这句话没说出口,妈妈知道每个孩子肌肤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不能和别的孩子对比,于是改了一个说法:“扬扬,你为什么不喜欢?”“我觉得裤衩太小,穿起来不舒服。”“哦,不舒服,那是旧的裤衩太小了,勒到你的小屁屁了,今天妈妈买大件点的了,你试试看,如果还是不舒服,妈妈另想办法,好吗?”你看,小小的穿不穿小短裤的一件事,都得注意把重点放在孩子的感受力上,不能勉强孩子,不能把别的孩子的情况套用在自家孩子身上。

有时候,扬扬妈也会犯些小错误,比如说:“扬扬,快穿上这件裙子,让我看看漂不漂亮。”扬扬说:“好的,我呆会儿穿到学校,老师们肯定会说我漂亮。”扬扬妈一听:“坏菜,要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取得别人对自己外表的评价上,岂不成了别人的心理奴役?”到了学校赶紧交待老师们,给一点肯定就行,不要过多地评论扬扬的衣服。多少人一辈子着装都是为了迎合别人,没能力却硬要买名牌,为的是让别人看起来自己有身份。明明自己穿着不舒服,别人说好看,就把自己的身体硬挤进去,折磨自己活受罪。

穿衣服这件事也还是得回到内在感受上,后来扬扬妈学会了这么说:“宝贝,这件衣服喜欢吗,穿在身上的感觉怎样?”“宝贝,试一下这双鞋,走几步看看,感觉怎样?合脚吗?”这样的说法仍然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内在的感受。

妈妈最经常对扬扬说的是:宝贝,你乖的时候,妈妈爱你,你不乖的时候,妈妈也爱你!妈妈发出的信息是:你的自我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妈妈都无条件地接纳。

无条件地接纳使得扬扬从小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状况,包括认知上:妈妈,这个我不会。她从来不需要因为自己不会而羞愧,她是小小孩,本来就要在不断学习中长大呀,不会这个那个的多正常呀。身边却常常听到一些妈妈对孩子说:你不是会这个的吗,怎么不会啦?孩子一下子就听出这话里有批评的意思,心里更不自在了,哦,我不会,妈妈不接纳我,下回不会的时候,可不敢让妈妈知道了,要知道又该遭批评了。

一个孩子处在孩提时候尚不敢朝妈妈敞开心灵,长大以后,进入青春叛逆期怎么可能与长辈进行顺畅地交流?我们说六岁以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与成人之间、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模式是否是健康的、人性化的,而不在于积累了多少知识。

扬扬妈从来不阻止孩子哭泣,做好共情,接纳孩子内在的情绪:宝贝,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了,妈妈理解。妈妈爱你,妈妈在这儿。

成人学习做个好的陪伴者!当孩子被告诫不要哭时,孩子往往把悲伤压抑得更深,负面情绪始终无法消除。我们往往以为孩子忘了,其实上过一些心灵工作坊的朋友就知道,无论这件事过去十年三十年或更久,一旦情景再现,所有的痛一如当初般强烈,绝对不会因为时光的推移而减少一分一厘。
在扬扬吃饭的提醒上,妈妈说的是:宝贝多吃饭就能长身体。除此之外不说争第一名之类的话。因为妈妈发现,之前爸爸和保姆爱用这种方法哄孩子,短时间内是有效了,但是出现了潜伏症状。

那一次,妈妈带着扬扬和另一个三口之家登山时,那个家庭的孩子是个十二岁的男孩子裕裕,当时的扬扬两岁三个月,妈妈和扬扬速度慢,裕裕妈就在后面陪同着一起慢慢走,裕裕和爸爸总走在好远的前面。一路上只听扬扬着急的声音:等等我,不要那么快,快停下。然后在裕裕哥的等待下,心急火燎地冲上前去。妈妈一看这情形,扬扬显然不知道自己与十二岁的裕裕哥哥之间体能上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她就是急呀。

妈妈估计她心里想:哎呀,我要做第一名,我可不能做第二名,第二名不好,不好,我就不要!所以不顾一切地数次要向裕裕哥哥发起冲击。这就是我在前面提出的不能接纳自己能力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在孩子尚未具备竞争能力时过早地引进竞争。孩子现在需要的是与内在的连结,而不是与外在的标杆较劲,到心智发展成熟了,掌握了社会游戏规则之后进行良性地竞争当然是必要的。

经过登山这件事后,妈妈感悟到“第一名”这个方法的毒性不小,坚决禁止家人再用。

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就行了,要是如衿衿妈说的,衿衿吃饱了,爷爷奶奶就开心,吃饭又成别人的事了。这个话题应该归到立界限里去了。但归到成长的注意力应在内在还是引向外在,也是适合的。吃饭是为了爷爷奶奶开心,肯定是引向外在了。

分析到这里,该结束了,希望更多的平平能被触动,来改变,来理解“把孩子成长的注意力放在内在”,在养育中保持警觉,建构起孩子的自我。

让每一个孩子放松地成长,听得到内在的声音,纵然社会化也无损她的自我。妈妈们自身寻求成长的过程中,也适用于这一法则,把自己成长的注意力放在内在,保持深度地觉察,一切美好的可能就会到来。

这样与内在深度连结,一点一滴建构起的自我,到某一天

将会彰显出强大的力量。

另:附上两段话作为结束(以下两段对话是摘抄的)注意避免使用下面红字部分:

妈妈,我这件衣服漂亮吗?宝贝,你感觉呢?(在内在)

“怎么穿了那么久还没穿好?”(从外在否定孩子)

“穿鞋子很考验你小手的灵活性,加油!”(正面鼓励)

“筷子用起来很简单,你看我。”(否定孩子的体验)

“筷子用起来可能不很简单,底下对齐可能更容易夹起来。”(支持肯定,示范)

倩倩,五岁,是一个容易紧张、容易掉眼泪的女孩,她最喜欢的表姐在这里和她一起度过了一个

暑假之后要回去了,倩倩感到很难受,可妈妈好像不是很理解她的感受。

倩倩(眼里含着泪水):姐姐要走了,没人跟我玩了。

妈妈:你会找到别的朋友的,你可以和隔壁的晓峰一起玩啊。(否定孩子的感受)

倩倩:我不喜欢和他玩,姐姐才是我的好朋友。

妈妈:可姐姐也要回家啊,所以你不能这么耍赖。(还是否定)

倩倩:妈妈!(啜泣)

妈妈:你都已经五岁了,大姑娘了别这么哭哭啼啼的。(不接纳孩子内在的悲伤感受)

倩倩狠狠地瞪了她妈妈一眼,然后就跑回自己的房间里,关上了门。

如果用以下这几句话,很明显看出来,孩子的整个内在感受是被接纳的。

“没有姐姐你觉得很孤单。”
“你会很想她对不对?”
“当你们习惯在一起的时候,分开是很痛苦的。”
“没有姐姐在,你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一个人玩了。”

这样的回答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亲密之感。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也更深了。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
发表于 2011-1-11 0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受脾益 学习 努力学习!
发表于 2011-1-12 13: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文!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1-1-12 2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总感到茫然,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1-1-12 22: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了,加油!!!
发表于 2011-1-14 1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习的太多了,生活中总是做错了太多,看来首先要改变自己了,才能改变对孩子的方式
发表于 2011-2-10 15: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感触很深,平常做错了很多很多,经常否定孩子,最听不得孩子哼哼唧唧的哭,看来我不能再制止了
发表于 2011-2-10 19: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应自然吧。
我觉得现在的家庭过度关注孩子了,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时往往是越怕什么就越发生什么。我有切身的体会,改进中········
发表于 2011-2-11 2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因为我们就是这样被教育长大了,我们父母也是这样教育长大的,难啊。
发表于 2011-2-18 1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学习 收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医养生网 ( 京ICP备09063399号 )

GMT+8, 2024-11-21 18:35 , Processed in 0.1152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