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31|回复: 1

姜为呕家圣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姜为呕家圣药

研究报告证实生姜可预防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

    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并食用姜,东汉《说文解字》记载:姜,御湿之菜也。说明在至少2000年前,中国人便把姜培育成蔬菜广泛种植并直到它有祛湿的作用。

    冬天离不开的调料是生姜,因为姜味辛香,既解腥膻、提味,又可暖肠胃、驱寒湿、发汗解表。可用于目前这个季节因感寒而引起的风寒感冒,常见的症状是恶寒(即怕冷)发热、头痛鼻塞、浑身酸痛。民间常以生姜切碎和茶叶一起煎水再加红糖做成姜茶温服,有很好疗效。

    同时生姜更有良好的温胃止呕作用,自古便被国人喻为“呕家圣药”,以姜茶热饮或将生姜捣汁呷服可止胃寒引起的恶心、呕吐。有关研究报告还证实生姜可预防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新华网北京1月18日专电医学数据显示,服用1克生姜就能有效预防恶心和呕吐,而这两种反应经常困扰手术后的病人。


据《美国妇产科学杂志》报道,生姜在中国一直作为传统药物用于治疗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近10年来,数项研究已经评估了生姜在预防手术后恶心和呕吐方面的效果。(约43%的患者会受此影响)


为验证现有的所有证据,泰国的那通·猜亚古那布博士及其同事从5组共363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收集了数据。研究数据显示,与使用安慰剂相比,生姜在手术后24小时内将出现恶心和呕吐的风险降低了31%。专家认为,鉴于生姜的普及性、低成本和可接受性,服用生姜来预防手术后出现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应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治疗手段。在那些医疗费用比较高的国家,这种治疗手段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认识生姜


    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有不撤姜食,不多食,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说法。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 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下面针对一些常见病来介绍一下生姜的不同用法:    受凉感冒 :用生姜 3 至 4 片加半勺红糖煮水喝,一日 2 至 3 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姜 3 至 4 片大蒜 7 至 8 瓣加红糖半勺一起煮,一日 2 至 3 次
    感冒伴有发热:在生姜红糖水中再加入大葱 1 根,一次 2 至 3 次
    吃过食物后腹胀:可直接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一会儿就能缓解
    受凉引起腹泻:用烧开的生姜水冲鸡蛋,一日 2 至 3 次,很快就好,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 暖胃肠
    空调房间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随时口含生姜片或每天用 2 至 3 片生姜泡水喝,身体的不适马上消除
    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喉咙发痒:口含生姜片或煮生姜水喝就能治愈,以后只要不吃寒凉食物,就不会复发
    咽喉肿痛: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当茶饮用
    孕期呕吐:经常口含一片生姜就能治疗和预防
    小儿吐奶:用 1 至 2 片生姜煮水喝后再喂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 2 次,就能开胃
关节痛: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者煮姜枣水喝,一日 3 次坚持吃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
    痛经: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入 2 至 3 粒山楂,一日 2 至 3 次即好
    酒后头痛头晕:可用生姜煮水喝,马上缓解
    手脚已生冻疮但未破溃:可用生姜煮水泡手泡脚
    长痱子: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头屑多掉发:经常用温姜水洗头,效果不错可试试
    狐臭:每天用生姜片多擦几次,能明显减少臭味    另外,生姜还有解毒的功能,如误食了毒覃,轻者会舌麻恶心呕吐,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口嚼生姜,连吃几片,怕辣的人就多切几片生姜煮水喝,要连喝几次至症状完全消失;重者会引起神志不清昏迷,在送入医院抢救后,等病情稳定了之后,就给病人喝生姜水,这样能更快速地驱除毒质。中年男士易患高血压病,是由于体内寒湿重,经络瘀堵不畅造成的,可以在每晚泡脚的水中加入生姜,有助于去寒降血压同时生姜又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说,常用生姜水泡脚既可以去寒又不上火,而且降压补肾,同时可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生姜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常吃会引起肝火旺,所以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是忌吃的 ,口干便秘患痔疮的病人也要少吃,可以同时配一些舒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们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生姜的作用不可小视


杨丽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鲍艳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生姜既是日常食品,又是一味常见的中药。然而现在许多医院的中药房或药店多不备生姜,似乎是可有可无之药。笔者有幸听了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关于生姜的论述后,颇感生姜在中医治疗疾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治发热妙用生姜

    笔者曾听冯老讲述治疗一例发热患者,至今印象深刻。患者凌某,男性,45岁,某宣传处处长。主诉:发热一周。患者于一周前由于调摄不甚出现发热、恶寒,自测体温39.2℃。遂收入院治疗。用尽各种抗生素,热势不退,体温仍维持在39℃~40℃。后用消炎痛栓,强行发汗,致大汗出,体温稍降后,又逐渐升至39.8℃。告知谓“三周热”,无奈请冯老会诊。症见:发热,体温39.3℃,头痛,身痛,晚上有寒战,口微干。舌质淡白,苔薄黄,脉浮紧。冯老辨证为外寒里热之大青龙汤方证。予大青龙汤原方:麻黄18g,桂枝10g,杏仁10g,炙甘草6g,生石膏45g,大枣4枚,生姜15g。次日早晨,患者诉未出汗,反而增加腹痛一症。细查原因,原来是药房未备生姜。于是嘱患者家属亲自加入生姜15g,原方急煎,服完一剂后,患者微汗出,热退身凉,腹痛亦随之消失。本例发热患者,证属大青龙汤证,因方中未加入生姜,不但没有发汗,反而导致腹痛。而加入生姜,一剂而愈。可见,生姜在治疗热性病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味中药。

    二、欲明方证必先解生姜

    冯老强调,通过真正明了生姜的作用,才读懂了《伤寒论》的一些方证、条文。如《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对于原方是去桂还是去芍药,自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至近代几百年来争论不休。去年,冯老发表一篇《<伤寒论>第28条方证解》。文中虽然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从方证上给予了详细的论述。后来,由再读胡希恕老师笔记有关桂枝汤的论述,得到启示,仲景在《伤寒论》解表发汗的药物除用麻黄、桂枝外,还有葱白、葛根和生姜。故冯老又在前一段时间,发表了一篇《辨方证解<伤寒论>第28条》,从生姜的解表作用,明确了第28条去桂还是去芍的正误。第28条是在讲外邪内饮的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说单服桂枝汤或用下法,使表不解饮不去,且造成津伤表更虚,因见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证仍属外邪内饮,因表虚津虚甚不能再用桂枝发汗,故用生姜发表;因有心下满微痛,故必用芍药缓其满痛;在解表的同时利饮因加茯苓白术是为定法。这样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本方证因无桂枝证,当然不能用桂枝,因有腹满痛,当然不能去芍药,即原文是正确无误的,不能改桂去桂为去芍。

    《伤寒论》用生姜解表的类似条文还不止这一条,如《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注意本条是讲两个方证,第一个方证是讲桂枝附子汤,其方证主要特点,是脉浮而涩,标明病在表,病虽在表,但因津液虚,实已陷于阴证、虚证,即少阴病。因腹气虚,故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并重用桂枝、附子,而成桂枝附子汤温阳强壮发汗解表治剂。第二个方证是讲去桂加白术汤方证,又称白术附子汤方证。若小便自利,丧失津液,大便缺少津液而硬,则不能以桂枝再发汗,因尚有少阴表证未解,故用生姜配附子温阳强壮解表,即以上方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方中附子、白术一可使小便正常,津液回复,大便则不硬,二配生姜可解表去湿痹。需要注意的是:本方证是津伤重而表寒湿重的少阴证,故治疗重在温阳化湿解表,因津伤重,故不但不能用麻黄发汗,连桂枝也不能用,只能用生姜微微发汗,而重用术附祛寒湿。《伤寒》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本条是说:原为外邪内饮的太阳病,因单纯发汗不同时利饮,造成津伤病不解、表不解,因津伤陷于少阴,故呈现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反发热,脉沉者”相类证,故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仲景明确指出真武汤方证属表阴证少阴病,即《伤寒》第316条的:“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真武汤主之。”即真武汤方证为少阴病的外邪内饮之证,其解表是用生姜,因病陷少阴故伍附子,这里可知,真武汤方证与白术附子汤方证同属外邪内饮的少阴病,治疗都用生姜而不用桂枝解表。因此,正确理解生姜的解表作用,对于《伤寒论》原文的理解都有帮助,可以解决《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三、治咳常用生姜

    冯老在临证时,止咳常用生姜,特别是有一部分咳嗽患者,在用清热宣肺之类的药物不效时,常用生姜而取效。若临证时忽略生姜,则会使疗效大打折扣。如冯老近又治一咳嗽患者,诊是半夏厚朴汤证,用半夏厚朴汤六剂不效,很是心疑,后得知患者用煎药机煎药,未加入生姜,又嘱其加入生姜20g,三剂而取效。笔者感慨万千,生姜的作用不可忽略。生姜的止咳作用,大概从两方面去解释,一是有些咳嗽患者仍有表邪,生姜通过解表而达到止咳;二是止痒,生姜有降逆化痰之功,消除痰饮即可止痒止咳。冯老临床上,遇到寒性咳嗽时,处方时必用生姜,有时让患者口含生姜片或用生姜汁润喉,即可达到止咳的目的。

    《伤寒论》载方113首,用药87种,其中与生姜为伍的方剂就有27首,纵观《伤寒论》方中生姜的作用,除了解表、止咳作用外,尚有调和营卫、温中化饮、降逆止呕、解诸药毒等功效。仲景所论生姜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内涵,不可轻视其作用。






生姜美容


    从古至今,生姜一直被人们喜爱

    生姜,在中国民间是一种被百姓从古代沿用至今的菜肴调味品。人们在煮食各种鱼、羊、肉类荤腥菜肴时必用生姜。生姜以其特有的辛辣气味能够去除肉类腥味,并有驱寒滋补等用途。生姜在中国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神农本草经》列姜为上品

    中国医学理论认为生姜性味 香走窜,性温,可以驱寒解表,温中止呕。所以,用红糖姜汤来驱寒在中国民间流传极为普遍。《本草纲目》载,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姜皮、姜汁皆为治病良药,生姜经过加工炮制后的煨姜、姜炭等也能适应各种不同疾病的治疗,姜汁还要以用来炮制其他药材。比如姜灸以后,可以缓和厚朴的药性,用姜灸过的黄连也可以加强止呕的作用。所以,《神农本草经》列姜为上品药材。

    &#8226;生姜调和营卫,养肤美颜

    中医认为,貌美必先体健。体健所指即为阴阳平衡、营卫调和、气血通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肌肉皮肤的营养供应,使气血旺盛、面色荣润、容光焕发。
生姜具有“宣诸络脉”的作用,经常服食生姜,可以宣通络脉,使气血调和顺畅,达到荣养肌肤的目的。

    &#8226;久服生姜,容颜不老

    在古书《奇效良方》中记载了一服“容颜不老方”,就以姜为主药,每日清晨饮服,可令容颜不老。苏东坡所著《东坡杂记》中,也记载了一个老和尚服生姜四十年,八十多岁竟面如童子,容颜不老。
发表于 2011-2-10 1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谢谢百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医养生网 ( 京ICP备09063399号 )

GMT+8, 2024-11-1 10:24 , Processed in 0.0732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