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22|回复: 0

[转帖] 脐疝气护理5守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7 17: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顾名思义,脐疝气就是由于肚脐没有得到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肚脐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宝宝身上。一般来说,由于早产儿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够完善,所以比足月儿更容易患上脐疝气。
   
    脐疝气评估法

    正常的肚脐应该是凹陷下去的,如果婴儿的肚脐像一个泡泡那样鼓起来,而鼓起处压下去后发现有空洞,那就很可能是脐疝气。如果新生儿脐疝气鼓起的包的直径没有超过5厘米,就不用太过担心。
   
    据陈培涛医师介绍,脐疝气有大有小,要判定脐疝气的严重程度,并不能只依靠简单地观察外观,而要在宝宝熟睡后轻轻按压肚脐凸出的部分,在凸出部分被按压之后,会摸到腹部肌膜的空隙处,此处空隙通常不会超过1厘米。如果超过2厘米,就算是比较严重的脐疝气。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脐疝气基本都会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新生儿会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但是,如果脐疝气在2岁后仍然没有痊愈,就应该就医寻求解决方案。
   
    为什么会有脐疝气

    当胎儿还在妈妈肚子里时,要通过脐带来吸收母体的养分。在出生之后,身体各机能开始运作,身体各项机能开始更好地运作,而脐带根部的腹部肌膜也会自行关闭。当脐带根部的腹壁肌膜没有有效关闭时,就会出现脐疝气。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脐疝气并不会为宝宝带来任何不适。只有当肚子里头的肠子跑出来、卡在未关紧的腹部肌膜空隙中,宝宝才可能会出现哭闹不休、呕吐以及局部红肿等症状。此时,便需考虑进行紧急治疗。不过,虽然脐疝气发生率较高,但是肠子跑出被卡住的比例相当低,大约只有1/1500,因此多半不需担心。
   
    TIPS:早产儿易患脐疝气脐疝气在早产儿中比较常见,可能因为身体发育未完全所引起,另外,如果宝宝出生时出现呼吸窘迫,也更容易产生脐疝气,需要格外注意。
   
    居家照护5项守则

   脐疝气多数属于良性的身体症状,通常不需要医疗处置介入即可自行复原。因此,居家照护便成了父母的重要任务,只要留意宝宝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并及时观察脐部凸起处是否有异常即可,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反应,则需尽快就医。
   
    守则1:判断哭闹原因在宝宝哭闹的时候,首先应该安抚,并判断哭闹是否因为脐疝气所引起。虽然脐疝气算是良性症状,但是家长仍需留意观察脐疝气的情况。和腹股沟疝气不同的是,脐疝气多半会自行复原,而且几乎都不需要进行手术,但腹股沟疝气几乎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改善症状。
   
    守则2:平时注意观察妈妈不需要每天按压脐部,以观察肠子是否跑出,只要在平时注意观察就可以了,比如在给宝宝换尿布或宝宝睡觉时,顺便观察脐部外观即可。在宝宝比较放松、情绪比较平静时,脐部的小包会稍微下陷一些,就像吹饱的气球稍微放了一些气,表皮变得皱皱的,但是,当宝宝开始活动或哭闹时,脐部的小包又会变得较为饱满。
   
    守则3:不宜用东西压有些妈妈用硬币直接压住凸出的脐部,希望通过压力来改善状况。但是,陈培涛医师特别提示,不论用硬币压,还是用胶带或衣物缠住,对脐疝气都没有实质疗效,反而容易出现接触性皮肤炎,特别是在夏天,更容易因为闷热而出现痒疹。
   
    守则4:注意正确触感如果是正常的脐疝气,在往下按压时,触感就像是戳一个充气没有充饱的气球,而且能很顺利地往下按压,中途不会遭遇任何阻力。
   
    守则5:保持皮肤完整在穿衣服、换尿布时,并不需要刻意避开患有脐疝气的部位,只要注意做好照护工作,保持好皮肤的完整性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医养生网 ( 京ICP备09063399号 )

GMT+8, 2024-11-1 10:33 , Processed in 0.0641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