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44|回复: 12

道可道 非常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2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百草 于 2010-12-5 22:04 编辑

道可道 非常道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之句。

何谓道”?
  “道”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即“有”、“存在”,也可以说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因为,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它的发展变化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如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掌握的,但由于该事物随时随刻在发展变化,现在的事物并不是我们以往己经所认识的事物了。

何谓茶道?

    茶道是一门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

    茶道是一种能够令人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体会美感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境界。

    茶饮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显著的治病功效。从此两层意义上而言,茶道是一种对身体健康与心灵健康有益的养生方法。


茶道的养生功效


[养生健体]
      茶的营养价值极高, 可提神益思,提高工作效率;降脂降压,保持身体健康;保肝明目,防辐射抗癌变;抗衰老以延年益寿等。

[修心养性]
      茶于养生最大的价值,是养性。中国对养性与养气的重视,远甚于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养性为本,养身为辅,修养性情才是真正的养生目的。
      茶道与养生,有一种内在的认同和本质的联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茶则是对这份天性的最佳满足。

  “品茶者,独品得神”,一人品茶,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奇妙意境;两人对饮“得趣”;众人聚品“得慧”,茶的心理功效成为保持人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


                                                   古来凤凰姜茶香

单丛茶属于乌龙茶系。说起单丛茶,就不得不提广东潮州的凤凰山,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之乡,茶场2万多亩,盛产单丛茶叶;说起上等的单丛茶叶,就不得不提凤凰山的乌岽村。乌岽是凤凰山第二高峰,海拔1391米,以出产单丛茶而闻名海内外。乌岽村山岭险峻,终年云雾缭绕,常人难得一近,充满神秘色彩。

然而凤凰山单丛茶要到南宋时期才真正名扬千古。

原来,相传南宋景炎二年,宋帝丙南逃到潮州,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耐,侍从从山上采下一种类似鹪嘴的树叶(茶叶)加以烹制,宋帝饮后止咳生津,龙神大振,遂赐称此茶名为“宋种”。

当时宋帝丙见凤凰山巍峨苍郁,终日云雾缭绕、银瀑飞泻、雄伟壮丽,顿时龙颜大悦,遂命部队就地驻扎,稍作休整,以图再起。

然而此一休整更让宋帝丙龙颜大喜,连夸凤凰山是圣地,此又何故?

只因一路军旅劳顿,宋帝已是精疲力竭,休整不日便染上恶疾,只觉浑身醉痛、低热而不出汗、恶寒、鼻塞流清涕、苔薄白、咳嗽吐稀白痰,随行御医诊为劳顿体虚、加之水土不服所致,遂用所带汤药治之,不料几天过去,病情却没好转,随从只好求教于山民。山民告知,在此凤凰山乌岽村。有一文姓老丈,七十有几仍鹤发童颜,步履稳健。闲时仍常独入深山,采摘草药,为民治病,而且每每药到病除,深受村民爱戴,人皆称其文神医。宋帝随从大喜,即求山民指引,前往接请文神医。

文老先生为宋帝望切之后,诊断宋帝乃是受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遂从家中取来一些老姜,告诉宋帝,此姜名为“百日姜”,系潮州民间家居必备药食物品,潮人家家有晒百日姜的传统,制法是于每年端午日将生姜洗净,用细绳串成一束,置于屋顶,让日晒雨淋,至八月十五中秋日取下,刚好一百天,故名“百日姜”。以此姜煮服,可驱风散气,御寒怯邪。文老先生说,宋帝此症,以百日姜与凤凰“宋茶”及野菊花、金银花等一同煎煮,再调以蜂蜜趁热喝下,盖被保暖,不出半个时辰,便能发汗解表,病已好半。一日之内,按此法连服三次,第二天便可药到病除。宋帝按其医嘱,果不其然,龙颜大喜,连称神医,名不虚传。遂请教此方何名?出于何著?文老先生说此方无名无籍,乃先祖所传之偏方。皇帝若觉此方有效,不妨为其赐名,以传千古。宋帝丙遂挥毫写下“老姜茶”三字赠与文老先生,以作报答。从此,“老姜茶”便作为潮州民间传统的药食流传至今,并芳名远扬。


                                          凤宝山老姜茶与自己熬制姜汤对比

自己熬制特点:

1、自己在菜场购买的姜大多为菜姜,药用含量低;

2、自己熬制姜汤里的有效成份只有1/3,1/3残留在姜内,1/3随着水蒸汽散发掉,造成大量浪费,达不到理想的药用效果。

3、开水煮沸后,会将姜里的活性成份破坏,造成药效成份大大下降,达不到科学合理食疗效果;

4、由于熬制费事,口感辛辣,造成大多数人不太愿意采用此食疗方法;

凤宝山老姜茶特点:

1、凤宝山老姜茶采用广东潮州传统特有的百日姜,有效药用成份比一般菜姜高3倍左右;

2、国内最先进的萃取工艺及β-环糊精技术,将姜的有效成份分离出来,在根据人体所需比例科学配比摄入,让姜的药用成份达到科学、高效、合理、稳定发挥药效。

3、采用超临界低温提纯加工工艺,保证了姜活性成份和结构不被破坏,从而让姜的药用活性成份得以充分发挥。(就如低温的新鲜奶工艺一样,保住了人体所需的有用成份)

4、速溶颗粒形态与原生态天然特制,非常方便与牛奶、可乐等饮料融合成自己喜爱的多变口感,满足了便利和口感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人不能冷,体质偏寒的调养良方!

美丽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试想,如果不施粉黛便可光彩照人,这样的自然,怎不令人倾慕!可见,只有由内而外、健康自然的女人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美人。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黄帝内经》说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阴阳平衡、由内及外才是美的基础。所以,想做真正的美女,就要从“内”做起。这个“内”,就是指人的体质。然而,作为女人,你知道自己是属于何种体质吗?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调理好自己。



  若从阴阳而论,女性属于阴柔之体,阴盛阳衰,脏腑功能较男性偏弱一些。阴柔之间,又有寒热之分。有一类人,口干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此类人大体属于偏热的体质。另一类人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面色较平常人偏白,很少感到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此类人群大体属于偏寒体质。



  一般认为体质偏寒的人,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容易出汗,肤色淡,口淡无味,喜欢喝热饮。中医讲“精气夺则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这类体质的人在养生方面需要注意补充阳气,饮食上宜选择偏温热者,因为本身体质属凉性。其中最让女性无法轻松面对的痛经,大部分便是虚寒体质在捣乱。



  肿瘤跟体寒血瘀也有很大关系。就是无形的邪气,慢慢地完成了积聚,形成有害物质的过程。可以这样说,女性的乳腺癌、子宫癌,都是虚寒血瘀的结果。



  体寒瘀血还会加快一个人的衰老!《医门法律》上说:“肌肤甲错,(肤色粗糙带色斑。笔者注),面目黯黑而赢瘦,不能饮食,全是营血瘀积于中”。所以体质与病之间是一个倾向性的关系,你是这种体质,就会倾向于得某种疾病。那么,对于气血虚寒体质的女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呢?一个字: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动”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经常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自不必说;另一个就是让体内的气血动起来,中医论:“通则不痛、瘀则不通”。然而怎么让气血“动”起来呢?其实,说难也不难,有一种既是药又是食的东西,就能帮到这个忙,它便是家家都有的——姜。.《医学入门》载:姜,寒瘀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升阳也。今人但知其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姜能去秽恶,通神明(提神醒脑。笔者注);《食疗本草》也载:姜,四时皆可服,能除湿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可治阴寒、阳虚之症。



  体质偏寒的女性尤其容易痛经,可于月经前一周每天喝一到二杯姜茶(姜茶做法我们潮州老一辈的人都会做),这个月的经期定会惊奇的渡过。对于“肌肤甲错、面目黯黑”女性朋友,可长期饮用茶姜,最好加上一些菊花、金银花、罗汉果、蜂蜜等药材,使姜茶温而不燥,那么,体质和肤质也会慢慢变好,美丽和健康也就常伴您的左右。


★★★★【姜茶的功效】★★★★



★★★驱寒除湿,养生★★★

从古到今,医书上以及保健书上都极力推荐生姜的保健功效。很多人都用生姜来养生。主要是因为寒气和湿气是引起身体众多慢性病的最主要原因。而生姜驱寒除温的功效是非常好的,况且又没有任何副作用。

这里不一一介绍,注重养生的朋友一定看过书中的介绍了。很多保健类的畅销书中都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寒气对身体的影响,并大力推介了姜茶的好处。没有看过相关书籍而对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几本书哦。

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

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已》

石原结实(日)《病从寒中来》

记得:家中常备姜茶可以保全家人身体健康。

★★★防治风寒感冒★★★

防治风寒感冒喝有效(一般是由受凉,寒气引起的),风热感冒不适合。

生姜是一种日常调料,又可以入药。它药性辛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缓和,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如果在冬天受了风寒,喝一碗热姜汤,或配红糖熬成姜糖水,令患者微微出汗,确有祛寒邪之疗效。中医认为,辛温之物有发散的特性,当外来的邪气还有肌表,辛散发汗,则表邪容易随汗而出,病也就会随之而解。

★预防流感★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自身抗病能力至关重要。详情点击下面:

预防猪流感喝姜糖水、熏醋简便有效

★★★去除胃寒,暖胃★★★

胃寒也是由寒气引起的一种肠胃病。

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用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关于姜: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

营养成份:

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磷等。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长期食用有美容的效果,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



关于罗汉果: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适宜人群
  根据罗汉果凉茶的功效,以下6类人群特别需要:   1、经常吸烟、饮酒,需要洗肺、护肝、养胃和洗肠清宿便者。   2、演员、教师、广播员、营业员等需保护发音器官者。   3、深夜加班工作,容易上火、排毒能力减低者。   4、长坐办公室,呼吸不到室外新鲜空气影响肺部功能者。   5、室外活动、运动量较大,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者。   6、逢年过节,为买健康礼品头痛的人。


关于金银花:

功能主治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习惯性便秘 用金银花、大黄,按3:1的用量,一并泡茶饮用,并以适量的蜂蜜调味,有清热泻水,润肠通便的功效。


关于菊花: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功效】   
1 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银花各10克,代茶饮用,能化淤消脂,清凉降压降压、减肥轻身,适用于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2 三花茶: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关于甘草: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21: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姜小贴士

宜食者:体质偏寒者(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胃寒者(喜食热饮、干呕清水)。
  
  忌食者:内热较重者(如眼病、痔疮、盗汗者)、胃热者(消谷善饥、口臭)不能长久吃姜。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2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生姜水泡手可缓解偏头痛

来源:家庭保健报
  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
  面部暗疮: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腰肩疼痛: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脚臭: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擦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牙周炎: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3次。
  头皮屑: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与姜

毛主席

毛主席很注意食疗保健,从来不服用卫生部及医护人员配发给他的一些保健药品,而对姜汤则情有独钟。有一次,主席在武昌东湖患了感冒,他不找医护人员,却要厨房工作人员煎生姜汤。他说:“生姜汤是治感冒的特效药,灵得很哩。大革命时期,农讲所的学员到汉口参加群众大会,返校途中突遇大雨,身上的衣服都淋透了,食堂里为他们熬了热腾腾的生姜汤,大家喝了,都没事了,真有特效呢。”主席还说,“生姜是个好东西,中国自古就有‘男儿百日不离姜’之说哩。”



苏东坡

苏东坡于西湖边遇一80多岁的老和尚,身体竟如40多岁般健壮,得一延年益寿的生姜药方。

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非常赞赏西湖之美,曾做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也相宜。”这西湖之秀丽有如国色天香的西施,但由于湖面辽阔,游人很难投入她的怀抱。因而他率领民众修起了一条横跨西湖的苏堤,与自居易的白堤交相辉映,成为西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天苏东坡独自一人便服游览西湖,他漫步在苏堤上,见百姓扶老携幼,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心里十分高兴,总算给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只听百姓们交口称赞:“苏大人为官钱塘(即杭州),造福西湖,利在千秋。只可惜像他这样的好官太少了!”他感到惭愧,觉得人生短暂,能做的事太少了。猛然想起不远处的净慈寺有位寿高体健的和尚值得拜访。放眼望去,那净慈寺掩映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湖光山色之中.

不知谁走漏了消息,净慈寺和尚早已列队在山门外恭候苏大人的到来。苏东坡挥手致意道:“各位不必拘礼,我今天是因私事前来拜访老方丈的,请各位自便吧。”于是方丈将苏东坡迎进禅堂,小和尚端来西湖龙井茶。苏东坡一边喝茶,一边问方丈:“听说你这里有位寿高身健的高僧,可得一见否?”方丈命小和尚叫来。只见那位高僧步履矫健,胸挺腰直,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看上去不过四十来岁。方丈介绍说:“这就是人称‘聪药王’的本寺制药僧,前来拜见苏大人。”苏东坡忙起身让座,双手合十虔诚地问道:“久闻高僧身健寿高,今得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请问贵庚几何,何以如此不老?”聪药王顿首答道:“贫僧今年八十有五,四十岁时身体肥胖,臃肿不堪,步履艰难。后得一方做成乳饼,连吃四十余载,所以不老。”苏东坡问此方可得一阅.乳饼如何制作?聪药王道:“苏大人造福民众,贫僧要将此方献给大人。此方只一味生姜,把姜捣烂,绞取姜汁,盛入瓷盆中,静置澄清,除去上层黄清液,取下层白而浓者,阴干,刮取其粉,名为‘姜乳’。一斤老姜约可得一两多姜乳,用此姜乳与3倍面粉拌和,做成饼蒸熟即成。每日空腹吃一二饼。我连吃1年就身轻体健了。后来遁入山门,我也日吃不断。看来姜乳饼将伴我终生。”

苏东坡拜谢了聪药王回到府上,心想姜乳饼制作较繁,加之他自幼生长在四川眉山,吃惯米饭,不喜面食。于是他在公务之余又遍访民间,终于搜集到以生姜为主药的“驻颜不老方”。他很欣赏此方,曾做诗道:“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




宋明帝

徐文伯自幼师从其父,医术甚精,被宋明帝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医”。宋文帝登基6年(公元470年),明帝喉中长了个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到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了。朝臣经过商议,决定请徐文伯来医治。徐文伯望闻问切后,告诉宋明帝:“您每天吃3次生姜,每次吃5两(16两为1斤)。”使臣忙用清水洗净生姜用刀切成小片,明帝强咽生姜,生姜又辣又硬,搞得明帝嗓子眼钻心地痛,泪流不止。明帝说:“徐文伯,你是想置朕于死地呀?还是成心想看朕的笑话。”徐文伯说:“冤枉之极,末医怎敢和皇上开玩笑?”吃完2斤生姜后,明帝喉中脓血越来越少,当3斤吃完后,喉疾竟然全好了,吃什么东西都无碍。明帝问徐文伯生姜为什么有这般神奇功效,徐文伯解释道:皇帝平时十分喜爱进食竹鸡(一种鸟,生活在江南丛林之中),而竹鸡最喜欢吃半夏,生半夏是有毒中药,这种鸡身上有半夏之毒,陛下吃下去,那半夏之毒必然留在食道、咽喉,服生姜正是解半夏之毒。明帝听后甚喜,命使臣将祖传鸳鸯剑赐于徐文伯。可惜这把千年难得的古剑在战乱年代散落民间,至今下落不明。

转帖来源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姜与老姜

自古以来,生姜就是我国劳动人民药食两用之佳品。中医认为,生姜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我国民间流传着不少生姜入药显奇效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天宫神医吕纯阳曾装扮成游方道士到民间采药,一天,他路过一村庄,见路边一老婆婆手捂肚子翻滚神吟,即从葫芦里倒出3粒药丹给老婆婆服下,不料,老婆婆服药后不但不见效,反而病情更加恶化,吕纯阳急得满头大汗,束手无策。这时,一白发老翁赤脚闻声而至,伸手摸摸老婆婆的额头,又搭搭脉说:“是风寒攻心,我取点药马上就来。”说罢拿起锄头到屋后挖起一枝绿叶小草,将其根部黄色块状的物体切片加水,煮开后放上红糖,让老婆婆喝下,老婆婆喝下后顿时周身汗出,腹痛消失。老婆婆称赞说:“姜老头,你真行,药比天上的吕仙翁还灵。”吕纯阳看老婆婆把姜老头捧得那么高,气得浑身发抖,决心对姜老头进行报复。他把一条火赤炼毒蛇变作一只大鳖,令其爬向姜老头。姜老头打死大鳖,回家煮熟后下酒。吕纯阳心中得意,等待着姜老头中毒的消息,谁知,姜老头不但没有中毒,反到越活越精神。吕纯阳按奈不住,去问个究竟。姜老头笑着说:“鳖怕什么,三片生姜解百毒。”说完摸出一片黄色的东西,正是给老婆婆吃过的药。

吕纯阳折服了,把自己葫芦里的药倒了个精光,发誓再不来人间显示他的医术。人们为了感谢姜老头,即把“生姜”叫“老姜”。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0: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来凤凰姜茶香

单丛茶属于乌龙茶系。说起单丛茶,就不得不提广东潮州的凤凰山,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之乡,茶场2万多亩,盛产单丛茶叶;说起上等的单丛茶叶,就不得不提凤凰山的乌岽村。乌岽是凤凰山第二高峰,海拔1391米,以出产单丛茶而闻名海内外。乌岽村山岭险峻,终年云雾缭绕,常人难得一近,充满神秘色彩。

然而凤凰山单丛茶要到南宋时期才真正名扬千古。

原来,相传南宋景炎二年,宋帝丙南逃到潮州,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耐,侍从从山上采下一种类似鹪嘴的树叶(茶叶)加以烹制,宋帝饮后止咳生津,龙神大振,遂赐称此茶名为“宋种”。

当时宋帝丙见凤凰山巍峨苍郁,终日云雾缭绕、银瀑飞泻、雄伟壮丽,顿时龙颜大悦,遂命部队就地驻扎,稍作休整,以图再起。

然而此一休整更让宋帝丙龙颜大喜,连夸凤凰山是圣地,此又何故?

只因一路军旅劳顿,宋帝已是精疲力竭,休整不日便染上恶疾,只觉浑身醉痛、低热而不出汗、恶寒、鼻塞流清涕、苔薄白、咳嗽吐稀白痰,随行御医诊为劳顿体虚、加之水土不服所致,遂用所带汤药治之,不料几天过去,病情却没好转,随从只好求教于山民。山民告知,在此凤凰山乌岽村。有一文姓老丈,七十有几仍鹤发童颜,步履稳健。闲时仍常独入深山,采摘草药,为民治病,而且每每药到病除,深受村民爱戴,人皆称其文神医。宋帝随从大喜,即求山民指引,前往接请文神医。

文老先生为宋帝望切之后,诊断宋帝乃是受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遂从家中取来一些老姜,告诉宋帝,此姜名为“百日姜”,系潮州民间家居必备药食物品,潮人家家有晒百日姜的传统,制法是于每年端午日将生姜洗净,用细绳串成一束,置于屋顶,让日晒雨淋,至八月十五中秋日取下,刚好一百天,故名“百日姜”。以此姜煮服,可驱风散气,御寒怯邪。文老先生说,宋帝此症,以百日姜与凤凰“宋茶”及野菊花、金银花等一同煎煮,再调以蜂蜜趁热喝下,盖被保暖,不出半个时辰,便能发汗解表,病已好半。一日之内,按此法连服三次,第二天便可药到病除。宋帝按其医嘱,果不其然,龙颜大喜,连称神医,名不虚传。遂请教此方何名?出于何著?文老先生说此方无名无籍,乃先祖所传之偏方。皇帝若觉此方有效,不妨为其赐名,以传千古。宋帝丙遂挥毫写下“老姜茶”三字赠与文老先生,以作报答。从此,“老姜茶”便作为潮州民间传统的药食流传至今,并芳名远扬。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18: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宝山老姜茶与自己熬制姜汤对比:

自己熬制特点:

1、自己在菜场购买的姜大多为菜姜,药用含量低;

2、自己熬制姜汤里的有效成份只有1/3,1/3残留在姜内,1/3随着水蒸汽散发掉,造成大量浪费,达不到理想的药用效果。

3、开水煮沸后,会将姜里的活性成份破坏,造成药效成份大大下降,达不到科学合理食疗效果;

4、由于熬制费事,口感辛辣,造成大多数人不太愿意采用此食疗方法;

凤宝山老姜茶特点:

1、凤宝山老姜茶采用广东潮州传统特有的百日姜,有效药用成份比一般菜姜高3倍左右;

2、国内最先进的萃取工艺及β-环糊精技术,将姜的有效成份分离出来,在根据人体所需比例科学配比摄入,让姜的药用成份达到科学、高效、合理、稳定发挥药效。

3、采用超临界低温提纯加工工艺,保证了姜活性成份和结构不被破坏,从而让姜的药用活性成份得以充分发挥。(就如低温的新鲜奶工艺一样,保住了人体所需的有用成份)

4、速溶颗粒形态与原生态天然特制,非常方便与牛奶、可乐等饮料融合成自己喜爱的多变口感,满足了便利和口感需求。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9: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为呕家圣药

研究报告证实生姜可预防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

    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并食用姜,东汉《说文解字》记载:姜,御湿之菜也。说明在至少2000年前,中国人便把姜培育成蔬菜广泛种植并直到它有祛湿的作用。

    冬天离不开的调料是生姜,因为姜味辛香,既解腥膻、提味,又可暖肠胃、驱寒湿、发汗解表。可用于目前这个季节因感寒而引起的风寒感冒,常见的症状是恶寒(即怕冷)发热、头痛鼻塞、浑身酸痛。民间常以生姜切碎和茶叶一起煎水再加红糖做成姜茶温服,有很好疗效。

    同时生姜更有良好的温胃止呕作用,自古便被国人喻为“呕家圣药”,以姜茶热饮或将生姜捣汁呷服可止胃寒引起的恶心、呕吐。有关研究报告还证实生姜可预防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新华网北京1月18日专电医学数据显示,服用1克生姜就能有效预防恶心和呕吐,而这两种反应经常困扰手术后的病人。

       据《美国妇产科学杂志》报道,生姜在中国一直作为传统药物用于治疗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近10年来,数项研究已经评估了生姜在预防手术后恶心和呕吐方面的效果。(约43%的患者会受此影响)

    为验证现有的所有证据,泰国的那通·猜亚古那布博士及其同事从5组共363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收集了数据。研究数据显示,与使用安慰剂相比,生姜在手术后24小时内将出现恶心和呕吐的风险降低了31%。专家认为,鉴于生姜的普及性、低成本和可接受性,服用生姜来预防手术后出现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应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治疗手段。在那些医疗费用比较高的国家,这种治疗手段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8: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生姜

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有不撤姜食,不多食,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说法。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 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下面针对一些常见病来介绍一下生姜的不同用法:

    受凉感冒 :用生姜 3 至 4 片加半勺红糖煮水喝,一日 2 至 3 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姜 3 至 4 片大蒜 7 至 8 瓣加红糖半勺一起煮,一日 2 至 3 次
    感冒伴有发热:在生姜红糖水中再加入大葱 1 根,一次 2 至 3 次
    吃过食物后腹胀:可直接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一会儿就能缓解
    受凉引起腹泻:用烧开的生姜水冲鸡蛋,一日 2 至 3 次,很快就好,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 暖胃肠
    空调房间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随时口含生姜片或每天用 2 至 3 片生姜泡水喝,身体的不适马上消除
    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喉咙发痒:口含生姜片或煮生姜水喝就能治愈,以后只要不吃寒凉食物,就不会复发
    咽喉肿痛: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当茶饮用
    孕期呕吐:经常口含一片生姜就能治疗和预防
    小儿吐奶:用 1 至 2 片生姜煮水喝后再喂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 2 次,就能开胃
关节痛: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者煮姜枣水喝,一日 3 次坚持吃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
    痛经: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入 2 至 3 粒山楂,一日 2 至 3 次即好
    酒后头痛头晕:可用生姜煮水喝,马上缓解
    手脚已生冻疮但未破溃:可用生姜煮水泡手泡脚
    长痱子: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头屑多掉发:经常用温姜水洗头,效果不错可试试
    狐臭:每天用生姜片多擦几次,能明显减少臭味

    另外,生姜还有解毒的功能,如误食了毒覃,轻者会舌麻恶心呕吐,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口嚼生姜,连吃几片,怕辣的人就多切几片生姜煮水喝,要连喝几次至症状完全消失;重者会引起神志不清昏迷,在送入医院抢救后,等病情稳定了之后,就给病人喝生姜水,这样能更快速地驱除毒质。中年男士易患高血压病,是由于体内寒湿重,经络瘀堵不畅造成的,可以在每晚泡脚的水中加入生姜,有助于去寒降血压同时生姜又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说,常用生姜水泡脚既可以去寒又不上火,而且降压补肾,同时可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生姜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常吃会引起肝火旺,所以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是忌吃的 ,口干便秘患痔疮的病人也要少吃,可以同时配一些舒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们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3: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姜的药用

1 药用功效

    姜是中药材之一,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功效。多用于感冒风寒、呕吐、咳嗽、胀满食滞、腹泻、解毒等症。

    《别录》载:“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本草纲目》载: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随息居饮食谱》载:“姜辛热、散风寒、温中、去痰湿、止呕、定痛、消胀杀虫”。
    《本草从心》载:“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擦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中药大词典》载:“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哮咳、胀满、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民间谚语称“冬吃生姜,不怕风霜。”“晚吃萝卜早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可见姜的功用早已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姜作为随葬物。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很多方剂使用生姜。姜的应用源远流长。

    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蠕动的作用,因而能有效地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兴奋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升高血压,发汗止痛。并有报道姜能在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抗衰老物质过氧化物质歧化酶,抑制体内脂褐质色素的产生,防止氧自由基对机体的侵害,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北宋诗人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杭州钱塘净慈寺一位和尚,已经80多岁仍鹤发童颜,自谓服生姜40年。可见生姜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生姜内所含的姜辣素能迅速激发细胞膜扰动,使细胞间水分蒸发,起到发汗解毒退热的效果;姜辣素能刺激血管扩张和中枢神经兴奋,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有温热感觉,起到驱风解寒的效果;姜辣素还能刺激唾液、胃液和肠消化液分泌,并增加胃肠蠕动,故常吃姜制品能增进食欲,醒脾胃;姜辣素可以温肺暖胃,对老人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虚咳嗽、头痛鼻塞、腹痛泄泻等甚为适用,故老年人宜多吃姜制品及加姜的菜肴,对健身祛病有好处。

    姜的温经散寒、破血逐淤的作用甚为显著。妇女产后气血虚亏、经冷淤血,民间常以生姜红糖汤内服,姜还可以作为艾灸疗法的药物,称隔姜灸,方法是取厚1cm左右姜片一块,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柱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能有效地温经散寒行气止痛,并治寒性痈疽。姜还可以捣烂外敷,行气活血,驱淤散毒。

    姜的药用分为生姜和干姜两种。干姜即将鲜姜晒干或用微火烘干的姜,炮焦者称为炮姜,又名黑姜。姜生用辛温,干用则性味大辛大热,入脾、胃、肾、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适用于心腹冷痛,感寒腹痛,寒饮咳喘,风寒湿痹,霍乱冷痢,虚寒便血,虚寒闭经,精冷不育,虚阳外越等病症。

    此外姜皮味辛性凉,入脾、肺经,有行水消肿之功,临床多用于水肿、膨胀、癃闭等病症;生姜汁味辛辣性温,入肝、脾、肺经,有散寒温经,开痰下气之功效,临床多用于一些急性病证。

    姜常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以增强药效,如生姜加半夏更能有效地治疗呕吐和肠胃不和;加竹沥更能加强清热、祛痰;加竹茹更能益胃清热、降逆止呕。姜皮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等组成五皮饮,适用于通身水肿,心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2 食疗作用

    姜与各种食物配伍有良好的食疗作用。如姜加柿蒂、刀豆、红糖制成生姜刀豆饮,能温中下气、止呃逆、利肠胃,适用于胃寒呃逆、呕吐等症;姜加紫苏、红糖制成姜苏红糖饮,对风寒感冒、恶心呕吐、胃痛、腹胀患者都报有效,还适用于孕妇感冒。干姜加绿茶沸水冲泡制成姜茶饮,可治腹痛、吐泻、急性肠胃炎;姜加饴糖制成生姜饴糖饮,可治脾胃虚弱及因寒邪引起的呕吐、胃痛患者;姜汁加蔗汁制成甘蔗姜汁饮,能利胃、止呕,适于胃虚呕吐的妊娠病人;姜和韭菜取汁加在牛奶中煮沸,制成姜韭牛奶羹,能温胃、健胃,适用于胃寒型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疼痛、呕吐等;姜切开挖孔嵌入红枣煨焦,制成生姜煨红枣,取枣细嚼,可补脾、和胃、止呕,适用于虚寒性呕吐、胃痛病人。

    由汉代张仲景创立的生姜加羊肉、当归组合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我国有史载最早的一道药膳。至今还广泛应用,它的补虚温中、调和气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生姜能配制很多药膳。姜加大枣、糯米制成生姜粥,能暖脾胃、散风寒,适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清水、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慢性气管炎的老年人。姜加糯米和葱、醋等制成的神仙粥,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消痰止咳的作用,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气管炎、伤风感冒患者甚为相宜。姜加粳米、砂仁制成姜汁砂仁粥,能醒脾通滞、散寒温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患者。

    姜汁加牛肉、油、盐等煮汤浇在米饭上再蒸,制成姜汁牛肉饭,可补中益气、强筋健骨,适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泻,久泻脱肛,体虚的浮肿患者。姜汁加黄鳝、油、盐、葱等烧羹浇在米饭上,制成姜汁黄鳝饭,能补血健胃,适用于产后虚损、贫血消瘦等症。姜汁加黄豆、糯米、桔皮等炒熟研粉制成营养暖胃粉,吃时加红糖水煮服,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宽中下气、开胃行滞作用,适用于胃虚寒患者,常服可加强胃的功能。

    3 禁忌

    姜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也不宜多食。特别是肺热咳嗽和胃热呕吐者忌用。因姜辣素能刺激肾脏,过多食用会引起口干、便秘,诸般热症都不宜用。《本草纲目》载:“食姜久,积热患目。病痔人多食(姜)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食疗本草》载:“姜去痰下气。多食少心智,八九月食,伤神。”

    生姜素成分可以刺激膀胱等泌尿系统粘膜,多食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的炎症反应;因姜性质辛而疏散走表,故功能性的子宫出血者,痔疮等皮肤病和高血压患者忌多食姜。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8: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床萝卜下床姜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为什么姜和萝卜要在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进食呢?这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

    萝卜性凉,败火清热,下气消食,劳累一天吃点萝卜润喉消食,清虚燥之热,有利于休息。萝卜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对于食积停滞、胃脘痞满、嗳气吞酸、腹胀不舒等症用之颇为适宜。在晚餐时或晚餐后吃少量的萝卜,可以促进人们的消化机能,不致因饮食停滞,而引起胃脘痞满或作胀等不适的症状出现。

    姜既是美味佳肴,又是保健良药。姜,味辛辣,性温,人在清晨之时,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起床后,一天的活动随之而来,人们若能坚持在早上嚼食生姜,可达到小病不缠身,大病少发生的保健目的。到夜间人身之气应该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这时吃姜就违反生理规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6: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姜的作用不可小视


生姜既是日常食品,又是一味常见的中药。然而现在许多医院的中药房或药店多不备生姜,似乎是可有可无之药。笔者有幸听了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关于生姜的论述后,颇感生姜在中医治疗疾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治发热妙用生姜

    笔者曾听冯老讲述治疗一例发热患者,至今印象深刻。患者凌某,男性,45岁,某宣传处处长。主诉:发热一周。患者于一周前由于调摄不甚出现发热、恶寒,自测体温39.2℃。遂收入院治疗。用尽各种抗生素,热势不退,体温仍维持在39℃~40℃。后用消炎痛栓,强行发汗,致大汗出,体温稍降后,又逐渐升至39.8℃。告知谓“三周热”,无奈请冯老会诊。症见:发热,体温39.3℃,头痛,身痛,晚上有寒战,口微干。舌质淡白,苔薄黄,脉浮紧。冯老辨证为外寒里热之大青龙汤方证。予大青龙汤原方:麻黄18g,桂枝10g,杏仁10g,炙甘草6g,生石膏45g,大枣4枚,生姜15g。次日早晨,患者诉未出汗,反而增加腹痛一症。细查原因,原来是药房未备生姜。于是嘱患者家属亲自加入生姜15g,原方急煎,服完一剂后,患者微汗出,热退身凉,腹痛亦随之消失。本例发热患者,证属大青龙汤证,因方中未加入生姜,不但没有发汗,反而导致腹痛。而加入生姜,一剂而愈。可见,生姜在治疗热性病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味中药。

    二、欲明方证必先解生姜

&#160;&#160;&#160; 冯老强调,通过真正明了生姜的作用,才读懂了《伤寒论》的一些方证、条文。如《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对于原方是去桂还是去芍药,自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至近代几百年来争论不休。去年,冯老发表一篇《<伤寒论>第28条方证解》。文中虽然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从方证上给予了详细的论述。后来,由再读胡希恕老师笔记有关桂枝汤的论述,得到启示,仲景在《伤寒论》解表发汗的药物除用麻黄、桂枝外,还有葱白、葛根和生姜。故冯老又在前一段时间,发表了一篇《辨方证解<伤寒论>第28条》,从生姜的解表作用,明确了第28条去桂还是去芍的正误。第28条是在讲外邪内饮的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说单服桂枝汤或用下法,使表不解饮不去,且造成津伤表更虚,因见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证仍属外邪内饮,因表虚津虚甚不能再用桂枝发汗,故用生姜发表;因有心下满微痛,故必用芍药缓其满痛;在解表的同时利饮因加茯苓白术是为定法。这样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本方证因无桂枝证,当然不能用桂枝,因有腹满痛,当然不能去芍药,即原文是正确无误的,不能改桂去桂为去芍。

&#160;&#160;&#160; 《伤寒论》用生姜解表的类似条文还不止这一条,如《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注意本条是讲两个方证,第一个方证是讲桂枝附子汤,其方证主要特点,是脉浮而涩,标明病在表,病虽在表,但因津液虚,实已陷于阴证、虚证,即少阴病。因腹气虚,故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并重用桂枝、附子,而成桂枝附子汤温阳强壮发汗解表治剂。第二个方证是讲去桂加白术汤方证,又称白术附子汤方证。若小便自利,丧失津液,大便缺少津液而硬,则不能以桂枝再发汗,因尚有少阴表证未解,故用生姜配附子温阳强壮解表,即以上方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方中附子、白术一可使小便正常,津液回复,大便则不硬,二配生姜可解表去湿痹。需要注意的是:本方证是津伤重而表寒湿重的少阴证,故治疗重在温阳化湿解表,因津伤重,故不但不能用麻黄发汗,连桂枝也不能用,只能用生姜微微发汗,而重用术附祛寒湿。《伤寒》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本条是说:原为外邪内饮的太阳病,因单纯发汗不同时利饮,造成津伤病不解、表不解,因津伤陷于少阴,故呈现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反发热,脉沉者”相类证,故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仲景明确指出真武汤方证属表阴证少阴病,即《伤寒》第316条的:“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真武汤主之。”即真武汤方证为少阴病的外邪内饮之证,其解表是用生姜,因病陷少阴故伍附子,这里可知,真武汤方证与白术附子汤方证同属外邪内饮的少阴病,治疗都用生姜而不用桂枝解表。因此,正确理解生姜的解表作用,对于《伤寒论》原文的理解都有帮助,可以解决《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160;&#160;&#160; 三、治咳常用生姜

&#160;&#160;&#160; 冯老在临证时,止咳常用生姜,特别是有一部分咳嗽患者,在用清热宣肺之类的药物不效时,常用生姜而取效。若临证时忽略生姜,则会使疗效大打折扣。如冯老近又治一咳嗽患者,诊是半夏厚朴汤证,用半夏厚朴汤六剂不效,很是心疑,后得知患者用煎药机煎药,未加入生姜,又嘱其加入生姜20g,三剂而取效。笔者感慨万千,生姜的作用不可忽略。生姜的止咳作用,大概从两方面去解释,一是有些咳嗽患者仍有表邪,生姜通过解表而达到止咳;二是止痒,生姜有降逆化痰之功,消除痰饮即可止痒止咳。冯老临床上,遇到寒性咳嗽时,处方时必用生姜,有时让患者口含生姜片或用生姜汁润喉,即可达到止咳的目的。

&#160;&#160;&#160; 《伤寒论》载方113首,用药87种,其中与生姜为伍的方剂就有27首,纵观《伤寒论》方中生姜的作用,除了解表、止咳作用外,尚有调和营卫、温中化饮、降逆止呕、解诸药毒等功效。仲景所论生姜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内涵,不可轻视其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医养生网 ( 京ICP备09063399号 )

GMT+8, 2024-12-4 01:30 , Processed in 0.0809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