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39|回复: 4

[转帖] 立秋过后话进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7 16: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3">月含山</font></p>
<p><font size="3">经典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一个人的正气足够强大,那么外界的致病性因素就很难侵犯人体,那么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因此凡是容易感染疾病的患者,大都是身体比较虚的情况。身体虚,正气不够强大,自身的抵抗能力比较低,自然界冷了,容易受风寒;自然界热了,容易得热病;自然界风大了,就容易伤风;自然界比较潮湿,就容易得湿病;自然界燥气比较强,就容易得燥病。<br/><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0000">&nbsp; &nbsp; 正常情况下,患者采用有效的方法治好疾病之后,还要想方设法把这个虚补起来,补的就是人体的这个正气。这个正气也可以说是阳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阳气足够强,人体就足够强大。因此把这个阳气补足之后,下一次就不容易得类似的疾病,甚至别的疾病也不容易得。因此,怎么才叫把病治除根,要把患者虚的那部分给补起来。有一个朋友,头两年的认识她,总是非常的忙,几乎每天晚上睡眠都在凌晨两点以后,当时我曾经劝过她,说睡眠这么晚对身体伤害很大,她不听,说我这样做都很久了,也没有感到疲劳。这样说咱就没有办法了,结果到了去年冬天,就开始不停的扭脚,春节前两天扭了一次,过了春节又扭一次,每次都是来找我推拿治疗。她自己也很纳闷,怎么就不停的扭脚呢。我说你这是肝气虚了,筋气虚了,筋疲劳之后,正常的运动也不能维持了,就出现这样的扭伤。</font></font><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0000">还记得我小时候,从小学一直到初中,脚踝都容易扭伤,几乎是三天一小扭,五天一大扭,经常要去找医生推拿。后来上初中后,跟着锻炼身体,踢踢腿打打拳之类的,慢慢身体强大了,发现脚也不再容易扭了。这就是肝气没那么虚了。</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0000">&nbsp; &nbsp; 现在的社会,压力比较大,生活工作非常紧张,大部分人都比较虚。好多人搭眼一看就知道,一看眼袋很大,眼圈周围发青,这是睡眠不好,一般人都知道。一看下巴比较尖,两边腮帮没有肉,那相应的尺脉部分肉也比较虚,甚至有很深的凹陷,这都是肾虚的表现。一般长期熬夜的人就是这种脸型,再对照一下指甲上的小太阳,一般就表示这样的患者睡眠严重不足。有时候,来了这样的病号,我搭眼一看就告诉他说睡眠不够,必须早睡。有的患者就觉得很神奇,其实这就是望诊的很初步的一个东西。所以望诊研究的比较深的人,只看看患者就能断定哪儿有毛病,对于这个我深信不疑。</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0000">&nbsp; &nbsp; 那么要怎么才能补足身体的阳气呢?单纯的温阳药恐怕是不行的。如果这个病人是阴寒很重,大剂量的姜附投下去,效果会非常的好;但如果是虚证,恐怕就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热药下去之后,会热乎一阵,出点汗,很舒服,但热乎过后该虚的还是虚。这个药的热力没有贮存在体内,都流失了。以前有的患者容易患腰痛,用上肾着汤腰部就开始发暖,很快痛就痊愈了,但是再稍微受点风寒,腰又开始痛。再用上再好,如此反复,这个抵抗力始终是没有提高上来。后来我给他用麦味地黄之类的药,几天后患者就感觉腰部的肌肉在增加。经过一个冬天,到春节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胖了很多,尤其是脸庞,腮帮上的肉长了很多,尺脉处的凹陷也基本上平了。这个时候再有点风寒之类的,腰部也没有那么敏感了。这也就是用地黄之类的药把肾虚给补上了,这一块的正气增强了,自然不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了。还有一个患者,两手的尺部凹陷非常大,我用熟地给他补,约一周左右,左手的尺脉部基本上平了,但右手尺部的凹陷变化不大。所以熟地补左肾效果非常好,但对右肾的作用就有限,难经上讲左为肾,右为命门,熟地就走左边,这个是从临床角度验证了经典的准确性。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恐怕没有什么道理,两个不都是肾吗?为什么熟地能补左边不能补右边啊?这就很难解释了。</font></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New?><font color="#000000"></font></font><br/><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宋体">&nbsp; &nbsp; 前面说了,既然目的是要补足阳气,为什么不用大量的温阳药呢?为什么凡是补益的名方都是养阴为主呢?内经中说,“阴者,藏精而起</font><font face="宋体"><font style="FONT-SIZE: 10.5pt">亟也”,阴是用来藏精的。精又是什么呢?可以认为精就是浓缩了的阳气。精可以化气,气降又可以生精,这就像云和水的关系一样。肾呢,主藏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所以,补肾的目的是为了藏精,也就是贮存阳气。这个关系也可以通过沙漠和海边的气候来做比喻,沙漠中干旱无水,中午的时候阳光照射,气温马上升的很高,晚上的时候,没有热量的来源,气温又一下降的很低,这里阳光的能量没有被贮存起来,热量多的时候有害,热量少的时候也有害,总之就是不适合生命的生存;海边就不一样了,因为有海水,所以天热的时候,海边却不是很热,因为海水把热量吸收了,天冷的时候,海边也不会很冷,因为海水把贮存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了,这里的气温相对要稳定的多,所以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看看人类历史的发源地,都是在水边。这就是水的重要性,水就代表了人体的真阴,这个真阴是贮存阳气用的。阳气一日不尽,则人能不死,所以要想养生长寿,怎么能不补这个阴呢?不补阴但补阳,这个阳无处存放,反而会变成火,同样会让人生病。善补阳者,当于阴中补之,信哉斯言!</font></font><font face="Arial"><font style="FONT-SIZE: 10.5pt"></font></font></font><br/><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宋体"><font style="FONT-SIZE: 10.5pt">&nbsp; &nbsp; 或许有人会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吃补阴的药物甚至食物都会出现拉肚子、腹胀、胸闷痰多呢?其实补阴,并不是一味的呆补。上述三种情况其实是代表了进补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这三个环节只要出现一种,就说明这个补品你没有完全吸收,甚至因为不能吸收而生病患。</font></font><font face="Arial"><font style="FONT-SIZE: 10.5pt"></font></font></font><br/><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宋体"><font style="FONT-SIZE: 10.5pt">为什么会拉肚子呢?补阴之品,多味重而腻,你想想,补品之所以叫补品,就是因为它含有的气味比较厚重,那么多的营养都浓缩到里面了,能不腻吗?如果脾胃功能非常的虚弱,就会不能运化,因为味重则走下窍,所以会以大便的形式排出,这就出现了腹泻的情况。补品进入肠胃,要靠脾阳的运化蒸腾,也就是消化的过程。如果脾阳严重不足,那么补品就无法被腐熟。这里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如果是脾阴充足,但是脾阳不足,直接用理中汤、四君子之类的就可以调整过来;另一个是脾阴不足导致的脾阳不足,脾阴可以贮存脾的阳气嘛,这种情况就麻烦一点了,先要以小量的阴药来补脾阴,等到脾阴充足,脾阳自然也足了,这个过程会漫长一点。后者在刚开始用阴药的时候,很多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也有一个比喻,非常容易理解,脾阴虚弱之人的脾胃就好比是沙漠,现在我要把沙漠变成绿洲,首先要给沙漠中注水,刚开始的时候,随着水的流动,泥沙因为没有植物来固定,会出现泥沙俱下的情况,这个过程就是拉肚子,但是随着一点点的补水,慢慢的开始有植物出现,植物也在慢慢长大,随着植物的成长,水土慢慢的就固住了,这个时候拉肚子的情况就逐渐好转,大便会一天比一天好。这种情况也能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预防,就是在阴药中加以辅助脾胃运化的药,如砂仁之类帮助消化的药。</font></font><font face="Arial"><font style="FONT-SIZE: 10.5pt"></font></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0000">&nbsp; &nbsp;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腹胀呢?脾主升清,补品被腐熟以后,首先要送给心肺,肺如宰相,把营养送到需要的地方。如果补品在脾胃中已经被腐熟了,已经变成气,但是不能及时的送给心肺,反而是堵在了中焦,这样就出现了腹胀的情况。这种原因还是因为脾胃的功能比较弱。</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0000">&nbsp; &nbsp; 第三种是胸闷痰多,脾把补品的气送给心肺,本来心肺是要送达全身呢,可是呢,心肺的力量比较薄弱,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营养,输送不及时,这就会堵在上焦,凝聚变成痰了。因此所谓的痰,就是聚集的营养啊。这样一来,就出现胸闷,痰多。解决的方法是要加强心肺的宣通功能。半夏厚朴汤为什么能治疗梅核气,有痰老堵在嗓子口那里,吐也吐不上来,咽也咽不下去,也是因为营养堵在那里,得不到疏通,这样一健脾胃,在加苏叶宣通一下肺气,就能痊愈了。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是肝气旺肺阴虚,也会出现痰多的情况,一般就用金水六君煎,润肝木,滋肺阴,也能很快缓解。</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0000">&nbsp; &nbsp; 补品在经过了上述三个环节才能为人体所吸收利用,所以不分青红皂白,乱吃补品,有时不但补不进去,反而补出了毛病。再者如果吃的补气的补品多,而阴不足以贮藏,那么那些多余的气就变成火了,这也就是“气有余便是火”的道理,解决的方法,还是要把阴补足啊。</font></font><br/></font></p>
发表于 2009-10-27 09: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怎么进补?
发表于 2010-9-13 1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怎么进补
发表于 2010-9-17 10: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秋季进补:

秋风萧瑟,气候趋于凉爽。“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意思是,时至秋令,自然界阴气始盛,阳气始衰,炎暑渐消,万物已经成熟,果实累累,正是收获的季节,达到形态已定的“容平”阶段。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又逐渐趋于平和,一般可以不必进补,即使身体虚弱,也最好选用“平补”之品。所谓“平补”,主要指“补而不滞”,“补而不腻”。如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可选用山药,扁豆,红枣,莲子等健补脾胃。秋高气爽,夏湿秋燥,燥为秋天的主气,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由于肺为娇脏,主呼吸,喜润而恶燥。故而秋燥易犯于肺,影响肺脏清润宣肃。因此,秋季进补,应以“滋养润燥”为原则。老年人多血枯精燥,宜以沙参,玉竹,黄精,燕窝等以滋阴,宜服蜂蜜,芝麻,银耳等以润燥,宜用天冬,麦冬,百合等以除烦。
发表于 2010-9-20 17: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百草


    百草懂得真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医养生网 ( 京ICP备09063399号 )

GMT+8, 2024-11-21 17:32 , Processed in 0.0765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